林慶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接著又問道:“那這錠古墨是松煙墨還是油煙墨呢?其制作成本又如何?想必這般精致的古墨,制作過程定是極為復雜,成本也不會低吧?”
汪老輕輕摩挲著手中古墨,“此乃松煙墨,它是采用松枝以及松木為主要原料,經過精心燒制煙料后制作而成。
“說到成本,松煙墨的制作過程那可是極為耗費木材且工序極為繁雜的,其成本自然是相當高昂。
“別看這么一塊小小的墨錠,但其背后所凝聚的心血與物力是我們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首先,要將精選的松木松枝小心翼翼地放入特制的窯中,點燃火焰,耐心等待其燃燒,直至最終得到一些珍貴的炭黑。
“這僅僅是第一步,后續還需將骨膠、龜膠、牛皮膠、鹿皮膠等多種膠類物質,再加上珍珠、麝香、冰片、牛黃、玉屑等名貴中藥與炭黑充分融合在一起,然后進行反復捶打。
“這捶打可不是簡單的幾下,而是上萬次之多。
“唯有如此,才能使墨料達到極為細膩均勻的程度,之后再將其壓入精心雕刻的墨模之中,使其成形。
“這樣,一塊基礎的墨錠才初步制作完成。待其脫水干燥后,基本就可以用來研墨了。
“但若是要制造精品,那工序可就更加繁瑣了。需要在墨面雕刻精細復雜的裝飾圖案及文字,這不僅要求工匠具備精湛的雕刻技藝,還需要有極高的藝術審美。
“甚至在雕刻完成后,還要進行描金處理,像這塊墨錠上的描金彩繪,便需要手藝極高超的師父才能完成得如此精妙絕倫。
“這一系列下來,制墨成本是極高的,據我估算,制作這么一塊上等松煙墨錠,所耗費的錢財怕是不會低于四十兩紋銀!這還不算其中所耗費的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其珍貴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顧正巖聽到汪老如此詳細的解說,也被這古墨背后的文化與工藝深深吸引,興致愈發高漲起來,“老汪,在古代,這古墨在眾多文房用品中是個什么排名呢?我只知其珍貴,但對于其具體的地位卻不甚了解。”
汪老微微仰頭,沉思片刻后說道:“在古代,古墨其實并沒有一個絕對固定的等級劃分體系。但一般而言,墨中極品當屬御墨!
“御墨,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為皇帝所使用而制作的墨。其制作工藝可謂是精益求精,每一個環節都追求極致的完美。
“當然,這御墨也并非絕對只有皇帝本人才可使用,在宮廷之中,太監在批閱奏折時可以用,皇子公主們讀書寫字時亦可以使用。
“由于其不計成本的制作方式以及極高的品質要求,御墨的存世量極為稀少,在如今的市場上,已經難覓其蹤,偶有出現,也必定會引起收藏界的一場軒然大波。
“第二種則是制墨名家的手工墨,這類墨的品質參差不齊,好的堪比御墨,無論是墨質、工藝還是文化內涵都堪稱上乘;而差的則比貢墨略遜一籌。
“第三種是貢墨,就是古代地方官員在發現本地有品質優良的墨時,便會挑選出來送到京城,以供宮廷使用。不過,天子不一定會親自使用這些貢墨,很多時候會將其賞賜給皇族成員或者朝廷重臣,以彰顯皇恩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