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立刻取下頭上的桌布,問時蹤:“你現在怎么想的”
副本里的一切信息,背后都有嚴密的邏輯,而不是憑空出現的。
比如樹林里出現的紙條,它出現在那里,一定有原因。
結合目前的故事線索,時蹤推測,那份守則很有可能是由中過招、即將成為畸形人而永遠被困在這里的人寫下的。
那個人吃下了食物和飲料,被麻醉了,繼而被帶往了園區內某個可以將他改造成畸形人的地方。
又或者他受到管理員言語的蠱惑,主動跟他去到了那個地方,甚至被哄騙著簽下了某種自愿接受身體改造的條約,等他發現后,才發現自己中了陷阱。
這個人試圖往外逃。
被管理員追的時候,他進了樹林。
他一邊逃跑,一邊寫下這些守則,就是為了警告其他游客,謹防他們落得跟他一樣的下場。
守則太多,他一次性寫不完。
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被追上,所以每寫一條,就將它撕下來扔掉。他這么做,是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留下能保護其他人的訊息。
最理想的情況是,當他被追上的時候,他已經寫完規則,將紙筆扔掉,管理員不會發現任何端倪。
差一點的情況,被管理員追上的時候,他手里還有一部分白紙。
這種情況下,就算管理員猜到他做了什么,決定尋找規則,然而樹林太大,他們也許很難將之找全,那么其他人仍有看見部分規則的希望。
順著這個角度往下推測,園區的老板、管理員,和游客顯然不是一個陣營的。
但這兩個陣營的利益,并非完全沖突。
事實上,為了最大程度保證自己的利益,園區的管理方,會對游客做出一定的保護
對于園區的管理方來說,游客當然多多益善。
對于可以將之轉化為畸形人的游客,他們會采取行動。
但對于部分有錢有勢的游客,他們恐怕只需要從他們身上賺門票錢就可以了,而不敢把他們變成畸形人。
這么看來,賀真提到的首富之女春桃,和商業大亨駱駝,恐怕相對安全。
至少管理員這一方不會主動迫害他們,將他們變成畸形人。
與此同時,時蹤和賀真先前又做了推測,老板、管理員基于某種原因,被困在這里,無法離開,并且他們似乎也要遵照某種規則
是不是也有一個“它”在限制他們
這個“它”會對他們造成生命威脅。
并且在他們看來,“它”同樣會對游客造成生命威脅。
所以他們會把相關守則發給游客,免得游客被“它”殺死。
從故事角度,這有足夠理由可以解釋。
畢竟,如果游客被“它”殺死,首先,管理員那方會承擔責任。
舉例,如果春桃死去,她的首富家庭有可能會找藝術團要說法。
不僅如此,此事如果流傳出去,畸形園的客流量也會下降,導致藝術團收入驟降。
其次,就算死的是普通的游客,或者外地來客,園區管理方被追究責任的可能較小,但仍會有損失。
拿賀真扮演的角色舉例,他如果被“它”殺死,管理員那方就少了一個潛在的、可以轉化為撈錢手段的畸形人。
綜合來看,園區或者藝術團的管理方,其實并不希望游客被“它”殺死。所以,他們給出的那份游客守則并不是假的,而確實能起到保護游客的作用。
看向明月,時蹤大致講述了自己的看法。
明月點點頭:“嗯。我和你的判斷一致。所以把三份守則綜合起來看,情況其實十分簡單了。
“把工作人員擬的守則,稱呼為游客守則甲,樹林里的叫游客守則乙,兩個守則其實都是保護游客的,只是保護的出發點不一樣。
“樹林里的游客守則乙,很可能出自游客之手,它的目的是保護其余游客不被管理員所害,保護他們不會被變成畸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