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介甫多年游歷山川,什么樣的奇葩沒見過呢
世間懼內者多矣,不差一個楊萬石。
至于人族重視的香火傳承,說實話馬介甫一個狐仙,對此并不是太在意。
只是人族過分在意,他既然混跡人族之中,也不得不和光同塵。
饒是如此,得知尹氏對他丈夫楊萬石非打即罵時,馬介甫也只是內心一笑,嘴上安撫幾句而已。
至于跟著怒罵
呵呵,連楊萬石自己都不敢背著妻子說她壞話,他馬介甫又何必看西廂落淚,替古人操心
得知尹氏不但對丈夫兇悍,連小叔子和弟媳婦也都逃不過她的魔爪時,馬介甫才開始攛掇楊萬石反抗。
奈何楊萬石著實是個扶不起的阿斗,無論馬介甫怎樣勸他,他當時答應得多好,只要到了尹氏面前,立刻就慫成了發面饅頭。
若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就連他兄弟發怒要找尹氏討公道時,楊萬石竟然還橫加阻攔。
這時候,馬介甫還不知道,就連楊家老太爺也在尹氏手底下,過著連仆人都不如的生活。
直到他隔了半年又一次去拜訪,得知門口給他開門的老仆,竟然就是楊萬石的父親,馬介甫著實是震驚了。
那時候他非常后悔,后悔第一次登楊家門時,沒好意思要求拜見老太爺。
馬介甫身上多少帶點古之賢士之風,覺得拜見別人父母這種事,只有別人覺得和你交情夠了,才會主動提出帶你去。
這一次如果不是楊家小廝說漏了嘴,馬介甫還蒙在鼓中呢。
得知這件事,他也顧不得禮節,見了楊萬石之后,就強烈要求要去拜見伯父。
一開始楊萬石自然是阻攔的,因為他也知道要臉面。
可馬介甫的態度太過堅決,他的性子又十分軟弱,只好讓人把老父親請來了。
等老人家來了之后,馬介甫忍著怒氣,請老人家上座,他執了晚輩禮之后,便自己出錢給老人家置辦了新的衣衫。
哪知道,那尹氏回來得知此事之后,甚至不顧及家里還有客人,就在院子里指桑罵槐。
楊老太爺大約是被兒媳婦整治怕了,聽見兒媳婦在院子里叫罵,就慌慌張張的要從座位上下來。
還是馬介甫攔住了他,才讓老人家吃了一頓飽飯。
“砰”
馬義成聽到這里,于是忍不住怒氣,拍案而起,“這等惡婦,就該下那十八層地獄”
傅玉衡則是問道“難道她就沒有報應嗎”
家暴這種事,無論是男的對女的,還是女的對男的,都不應該容忍。
只是歷來清官難斷家務事,便是他的前世律法比較健全,在關于家暴的問題上,律法也不能不顧及人情。
也就是他沒出事那幾年,在社會輿論的推動下,這方面的法律才逐漸嚴明起來,更多的保護弱勢方的權益。
在這個古代社會,莫說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法律,就算是有,楊萬石自己也不會去告官的。
說白了還是老思想的劣根性,總覺得“家丑不可外揚”。也就是這種思想,讓施暴者有恃無恐。
不過,這既然是聊齋世界,肯定是有因果報應的。
原著里的尹氏就得到了報應,但卻是在害死了楊家幾條人命之后。
想到這里,傅玉衡又忍不住問“莫不是這楊家人前世欠了尹氏的,今生還債來了”
若不然,在這個玄學世界,實在是說不通呀。
馬介甫也被他問得愣了一下,“這我倒是真沒想到,等我再去大名府時,定要到城隍廟去查驗一番。”
若真是因果報應,他得仔細籌謀一下怎么管。
反正若要他眼睜睜地看著一個老人遭受虐待,他的良心上實在過不去。
“算了,不說這些了,提起來竟讓人生氣。”
馬介甫擺了擺手,問起了傅玉衡后續還有什么故事要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