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戲曲、大鼓還是評書,也無論是哪個時代,創作內容都脫離不了才子佳人、英雄豪杰、神仙鬼怪的范疇。
而且,大凡是這類廣為流傳的通俗藝術,都有著懲惡揚善的內核。
比如霍小玉里有個義士,三俠五義有個包青天,都是為弱勢群體伸張正義的存在。
都是以同一個故事為藍本,鶯鶯傳為什么干不過西廂記
還不是因為前者的結局太現實,后者的結局才更符合世人的幻想
越是時局動蕩,越是百姓困苦的時候,這些藝術作品的影響力就越大。
因為老百姓渴望有這樣的正義之士挺身而出,能把他們從無邊無際的苦難中拉出來。
傅玉衡沒穿越前,實在是被各類“若他她死了,我就要三界陪葬”的電視劇荼毒慘了,如今看著這些老套但三觀正常的藝術作品,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惡人就該有惡報嘛
惡人作惡,就不能是因為他自己品行不好,非得給他硬套一個悲慘身世算怎么回事
英雄受盡苦難,就應該得到嘉獎,被人傳頌。
貪官污吏、紈绔子弟橫行霸道,就應該嘗嘗包大人的虎頭鍘狗頭鍘
故事雖然老套,但架不住人看得解氣呀。
雖然他自己創作話劇的時候,致力于讓人物更加豐滿,致力于拒絕扁體人物,卻不妨礙他喜歡這些懲惡揚善的老套故事。
而且他也相信,就算他的話劇再有影響力,也不可能完全取代這些故事。
后續他也準備把這些老故事,結合前世看的影視劇版,重新整編一下,也搬上話劇舞臺。
由于這次來的藝人實在太多,社戲的比賽環節整整持續了三天。
說實話,看到最后,傅玉衡是真的有些審美疲勞了。
因為說唱團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說,到最后統計收益時,玩花樣蹴鞠的兩兄弟排了第一,表演戲法“偷桃”的一對父子得了第二,一點都不稀奇。
這就有些難辦了。
因為他們一開始做宣傳的時候,說的是傳授前三名,卻并沒有指定“說唱類的前三名”。
郭縣令為難道“駙馬爺,您看這”
對此,傅玉衡心里倒是早有成算。
“無妨,先把前兩名請過來吧。”
一個禮房的小吏應了一聲,走下高臺,把蹴鞠兄弟和偷桃父子一起領了過來。
大約是小吏提前囑咐過,四人上來之后,便非常自覺地給兩個大人物行禮。
“小人拜見駙馬爺,拜見縣尊大人。”
傅玉衡含笑道“諸位免禮吧。”
“多謝駙馬爺。”
此人戰戰兢兢地起身,卻始終不敢抬頭仰視貴人。
傅玉衡道“今年的社戲比賽,與往年有些不大一樣,想必諸位都知道吧”
四人之中,表演偷桃的小老頭年紀最大,自然由他代為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