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過了多久,那老道士終于嘆了一聲,“便是魂飛魄散,永世不得投胎,你也不后悔嗎”
“不悔。”
這種堪稱狗血的劇情,在傅玉衡前世那個年代,怕是要被人噴到關閉評論區。
但在如今這個時代,這種愛恨糾葛的劇情是非常新鮮的。
吳玉娘雖然作惡多端,但到了最后他幡然悔悟,用自己的魂飛魄散,保證了陳夫人有兒子養老送終。
時人講究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所以對于吳玉娘,觀眾從一開始的憐惜,到后來的唾罵,臨到結局,卻是一聲嘆息。
總之在他身上的話題度,遠遠比不上陳夫人。
畫皮的結局,對某些觀眾來說是大團圓。
因為陳夫人救活了兒子,母子二人喜極相擁,這次過上了安寧祥和的日子;
對某些觀眾來說,就是個毒婦得逞的悲劇。
因為王生徹底死了,魂飛魄散,不但這輩子不可能做人,連下輩子做人的機會也沒有了。
若說這部話劇感情線爭論最多的,是吳玉娘對陳夫人的感情;那劇情線爭論的焦點,就集中在了王生和陳夫人身上。
有人覺得王生活該,連自己親兒子的命都不顧,這種畜牲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有人覺得王生還年輕,而他的兒子還太小,誰能保證他兒子一定能平安長大王生先保全自己,才是對家族負責。
對,話劇演完還沒多久,就已經有人替王生找到了洗白的理由。
有人替王生洗白,自然就有人替陳夫人辯白。
因為陳夫人是親眼看見一個相貌丑陋的女子變成了王生,當時那種情況,誰能保證那是真正的王生
萬一真正的王生已經被畫皮鬼吃掉了,那個王生只是畫皮鬼的變化之術,用來迷惑人的呢
所以說,陳夫人選擇救自己的兒子,是完全無可厚非的。
因為母子連心,她至少能確定兒子真的是自己兒子,是真正的王家血脈。
這兩種觀點吵得不可開交,慢慢的,別的觀點竟是都沉寂了下去,變成了小眾爭執。
聽完傅玉衡的敘述之后,馬介甫越加跌足長嘆,嘆他自己不但沒福分參演,甚至連開幕演出都沒看成。
嘆過之后,他又把自己如何整治張財主的事對傅玉衡說了,并把那三百兩銀子拿出來,請傅玉衡轉交給劉二腦袋。
“如果不是張財主奪了他吃飯的本事,遠的不說,就這大半年往你這里賣的蜂蜜,也能賺三百兩了。”
這銀子馬介甫可不是亂要的,他也是估算過后才開的價。
“你把這些銀子給他,讓他自己或置辦田地也好,或是存起來日后應急也罷。反正該是他的銀子,讓他們母子自己處置吧。”
傅玉衡贊道“難為馬兄還想著他。行,你放心吧,這些銀子我一定轉交給他。”
兩人正說話呢,潤筆沉著臉疾步走了進來。
“五爺,出事了。”
傅玉衡放下茶盅,淡淡地問“出什么事了”
“造琉璃的爐子炸了,傷了幾個人。”
“什么”傅玉衡大驚,豁然起身,“馬兄,我這里有了急事,怕是要失陪了。”
馬介甫也起身道“我跟你一起去吧,真出了事也好有個照應。”
“也好。”傅玉衡應了一聲,一邊往外走,一邊吩咐道,“把家里的護衛帶上二十個,再拿我的帖子到五城兵馬司,借上一百個巡邏的官兵,咱們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