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聽起來就不一樣嘛。
天子雖然還是有些不滿,但他是真聽得進去建議,不禁低下了頭,若有所思。
許久之后,他緩緩頷首,“你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
這句話頗有幾分不情不愿,但也總算是采納了傅玉衡的建議。
“你可以適當改編,但絕不能有辱皇考的形象。”
“陛下您放心,臣對太祖皇帝的敬仰,猶如那黃河之水滔滔不絕,只怕不能還原萬一,又豈敢有絲毫玷污冒犯”
借我十個膽子,我也不敢呀。
十幾年寒窗,才有了今日的富貴,真以為很容易嗎
“陛下,臣還有一點小小的建議,望陛下明察。”
天子皺眉睨了他一眼,“說。”
傅玉衡道“以臣淺見,天下之主的成功,不但要看本身的文物功績,還要看繼承人是否成才。
您看,等到下午,您能不能著重說一些自己當年的功績,展現一下太祖的教子有方”
這一句話說出口,傅玉衡立馬就驕傲了。
別的不說,自從進京之后,他這拍馬屁的功夫,是越來越高級了。
誒,陛下臣不是要夸你,只是想通過夸你,更好更全面地贊美太祖的偉大。
他敢肯定,自己這馬屁絕對拍到正地方了。
因為坐在最上首的天子,此時已經笑開了花。
坐在他身邊的六皇子,借著桌子遮擋住天子的視線,悄悄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就他那神情,不算標點符號,五個字足以概括行啊,大舅哥
是吧,是吧,我也覺得自己很行。
天子笑喝喝地催促道“快吃,快吃。吃完咱們沏壺好茶,繼續說。”
于是,在聽了半天太祖之后,傅玉衡終于聽到了當今。
“朕頭一次監國的時候才十五歲,有皇妣和幾位文臣輔佐。這年紀雖小,見過的大陣仗卻一點都不少”
然后傅玉衡就發現,天子真的很有些爽文的天賦。
他不但吹太祖時滔滔不絕,夸自己時更是信手拈來。
傅玉衡弱弱地提問“能不能適當普及一些文皇后的功績,還有幾位輔臣之間的交鋒”
電影想要精彩,肯定少不了人物之間的沖突。
不過傅玉衡絕對不是隨意拱火,他只是根據事實推測。
一旦輔政之臣超過兩位,彼此之間有摩擦是必然的。
特別是輔佐儲君或幼帝的時候,誰不想把自己的觀念灌輸過去,盡量培養出一個和自己政治理念相合的君主呢
天子臉色微沉,卻不是對傅玉衡不滿,而是想到了那段監國之初的艱難歲月。
傅玉衡猜得半點都不錯,幾位輔臣在大方向上目標一致,可一旦牽扯到各自派系的利益,就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分歧。
他坐鎮后方,主要工作就是協調幾位輔臣之間的關系。
他也知道這幾位都是肱骨之臣,可再怎么好的肱骨之臣,一旦變成了自己的工作,任誰心里也難免添上幾分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