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這門學問,準備的東西合乎對方喜好其實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順著對方的規矩來。
就比如給傅家送禮,明知道人家迎來送往都不喜歡厚禮開道,你上來就給人送厚禮,人家不管收不收,心里都不會對你有什么好印象。
傅家送禮和收禮,都力求省事,但舉辦宴會卻從來都沒有將就過。
這次傅栓大婚,是難得的喜事,自然更要講究。
因而,朱氏等一大家子還沒回京,徒南薰便帶著玉蓮一起,為即將到來的婚禮做準備了。
同樣積極的還有傅栓這個當事人。
雖然因著婚期臨近,他們未婚夫妻反而不能見面了,但他絲毫不氣餒,隔三差五就往石翰林家送點小禮物。
有時候是大劇院里新出的稀奇點心,有時候是在街上看見了有趣小玩意,還有的是出版社里的新書。
這其中,最得石姑娘本人喜歡的,是那些小禮物;但最得準岳父準岳母喜愛的,卻是那些新書。
蓋因出版社的新書不一定都會大規模發行,還有許多書是私人編纂,只印百十本,分給親朋好友的。
由于這類書不大面積發售,都是有著書人自己掏錢刊印,他們做生意的,自然要尊重甲方的意見。
不過這些人也都會給出版社留上幾本,算作是交個朋友。
說不定日后還要麻煩出版社呢。
傅栓往石家送的,也有很多都是這一類的。
不一定精華,但一定小眾。
而石翰林本人,就是喜歡搜集這類小眾藏書。
可以說傅栓這禮物送的,真是把岳父的心給抓住了。
等家里六個長輩回來,婚禮立刻就進入了正式交流模式。
他們頭一天回來,第一天就往石家遞了拜貼。
而石家的回應也積極,兩家人第三天就正式在石家會面。
妯娌三個從老家帶了許多特產,還給石家姑娘都準備了山東那邊流行的頭面首飾,還有山東特產的綢緞和棉布。
除此之外,還有些圖案精美的絲織品。
石家幾個女兒都知道,傅家的長輩們主要是想給石大姑娘,她們都是沾了石大姑娘的光,不免又是一頓打趣。
縱然石大姑娘落落大方,到底還是未出閣的姑娘,被姐妹們打趣得不免臉紅。
好在石家家教嚴,姐妹們的打趣也比較有分寸。
見當事人臉紅了,就發出一陣善意地哄笑,由年長的堂姐帶著轉移了話題。
五月一十三,宜喬遷、宜嫁娶。
傅栓天不亮就被薅了起來,許多人圍著一陣捯飭,就新鮮出爐了一個紅袍美少年。
因有傅玉衡的前車之鑒,傅栓堅決不讓人在臉上擦粉涂胭脂,只是抹了一層香膏防風吹日曬。
傅家這一輩的孩子,顏值都平均得很高,傅栓也沒給兄弟姐妹們拖后腿。
等他騎著高頭大馬,被一群日常玩的好的朋友們簇擁著走在大街上,圍觀的人群恍惚間門夢回兩年前。
那時候,金科狀元迎娶帝王之女,無數話本小說里才有的場景照進現實,不知道又成了幾多話本的創作靈感。
反正從那以后,好長一段時日,狀元配公主、狀元配郡主、狀元配丞相千金的話本風靡一時。
直到原型本人橫空出世,用一部名為倩女幽魂的話劇,徹底終結了這股風潮。
嘿嘿,不好意思,如今流行鬼狐小說了。
雖然鬼狐小說也沒有脫出才子佳人的范疇,至少在傅玉衡的改編下,多出了幾分不一樣的味道。
一行人吹吹打打,隊伍左右還有大劇院的員工們挎著竹籃,竹籃上系著大紅花,里面裝的都是糖果和蜜餞。
沿途但凡遇見小孩子,他們都會抓一把遞過去。
總而言之一句話辦喜事嘛,要的就是一個喜慶熱鬧
等到了石家之后,石家人知道這個女婿的底細。
再加上石翰林早就被傅栓送的各種小眾藏書攻陷了,早就打過招呼,自然沒有人會不識趣地為難新郎官。
因而,傅栓的接親之路無比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