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三見他自有主意,也就不再當好心人了,說“先生不會不會真的姓黃吧”
中年人無奈的說“敝姓王。”
“好。王先生,我記下了。”
“您把我忘了才好。”
祝三道“好,那我先忘一下。”
老王一點也不想再跟這個小崽子周旋了,他兒子都比這小崽子大,這個年紀的崽子最是不知天高地厚、拿自己當個人物的,憑你是什么英雄好漢,小崽子看你都是個中年肥仔。尤其眼前這小崽子還一肚子壞水兒,剛剛占了上風,就更當自己是個人物要指點江山了。
老王頭也不回地走了,心說咱們走著瞧。
走著瞧只能是心里說狠話,實則老王也不敢說自己就能將祝三怎么樣他看不太透祝三的深淺,且現在府城情況有些亂,欽差性子有點狠,知府也憋著火正等著拿人煞性子,他不敢在這個時候生事。
于妙妙、張仙姑等人就不一樣了,本以為要折掉兩百貫的,現在錢回來了,不但別來了,還有利息她們都有點激動。
于妙妙是喜,張仙姑還帶一點憂。于妙妙將自己的錢收了,就不肯再將“利錢”收下,推給張仙姑收了。張仙姑則是十分擔心,就怕女兒這是真的走了邪路了,也沒了見錢眼開的心喜,胡亂推拒著,眼睛釘在祝三身上。
祝三往她們身上一看,兩個人都消停了。
張仙姑到底憋不住話,問“他這么好說話就還回來了你沒做什么吧”
祝三道“我找到了他的地方,他就來還錢了。放心吧。”
于妙妙喜道“你這幾天出去,原來是找他沒遇到難事兒吧”
祝三道“嗯,守規矩的人都是這樣的,被戳破了,就得認栽。娘,我什么都沒干,這騙人的局有點大,我也攢不起這么多的人、這么合適的時候。”
張仙姑嘆了口氣,她有一種屬于母親的直覺這女兒長大了,自己管不住了。罷了罷了,我活一天就看著她一天,大不了,刀山油鍋我陪她一起。
祝三道“錢都收好了,再丟了可就找不回來了。”
幾人一齊答應了,于妙妙更是對阿旺和小丫說“嘴都給我縫起來別再叫賊給盯上了”然后又問祝三,“那,咱們去見一見黃先生真正的那個黃先生。”
原本她該先同祝三好好聊一聊,消一消芥蒂,但是事情不等人,不給真黃先生送點錢,她心中總是不安,擔心人家忘了于平。
祝三道“好。”
于妙妙又問“你看帶多少錢合適呢”
祝三道“聽干娘的。”
于妙妙無奈,只得先裝了五十貫錢放到一只大竹簍里,上面放了些菜蔬蓋著,又讓阿旺去打聽黃先生的住處。祝三閑逛這幾天,已知黃先生住處,她又不說,等于妙妙安排好了一切,也陪著于妙妙出去,往黃先生家去。
路上,于妙妙想跟祝三再說點話,祝三騎在大青騾上,卻沒有說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