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娘子道“門道多哩也有考得好被后面有門路的人擠下來的,他們把那差的卷子就提上來。也有你也考過了,等到授官的時候,叫你等著缺的,那等使了錢或者有門路的,考上了就有官做。官也分肥瘦的”
做為一個京城人,金大娘子實在無愧于自己的籍貫。
張仙姑又緊張地打聽“那七郎能保得住我家老三”
“能”金大娘子代鄭熹寫了保票。
金大娘子又多給祝家一家三口講了好些鄭侯府上的事兒“七郎的親娘,是老代王的女兒、現高陽郡王的親姐姐。老代王與先帝是堂兄弟,咱們郡主與陛下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報到宮里,都說巧了所以雖不是親兄妹,卻與親兄妹一樣親近的”
要不鄭熹再能耐,他也不能夠在二十七、八的時候就能入主大理寺了。他不單拼爹,還拼娘、拼舅舅。他親舅舅是郡王,皇帝雖然不是他親舅,但是由于奇妙的緣份與親舅舅也差不多了。
祝纓心道怪不得他能這么給我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弄明法科考試的資格
張仙姑和祝大都露出個傻乎乎的笑來,張仙姑道“那就好,那就好”
金大娘子道“放榜的時候,我們家那個應該能回來,到他去看榜明法科,不如他們明經進士的熱鬧,可好歹也是個正經的科考呢”
祝纓道“不用特地回來的,我可以自己去看。”
“你擠不過他們。叫他去,他長那么膀大腰圓的,就該干這個”
金大娘子在這件事上倒能做金良的主,因為金良也掛念著這事兒,掐著日子請了個假回來給祝纓看榜只要上了榜就肯定有官做,就正式是給鄭熹效力了,金良自認是鄭家人,當然要回來湊這個熱鬧。
頭一天,金良就回來了,第二天帶祝纓去看榜,六品的官,在看榜的人這里什么都不算了區區一個明法科放榜,居然也擠得水泄不通。
金良道“你跟著我,咱們殺到前面去看。害要不你踩我肩膀上看去”
祝纓道“不用看了。”
“嗯”
“我已經看到了。”
金良大喜“第幾”
祝纓道“我這個個頭,只能看到第一個。”
金良樂開了花,把她扛到了肩膀上“走回家嘍”
“放我下來”祝纓說。
金良故意不放“嘿嘿”心道,你小子也有今天也就是這個時候才好逗你一逗,別的時候,怕你回頭要報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