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死的”
“就前兩天。”
“嗯問你的時候為什么不說”
五娘也郁悶了“我們這樣的人家,年輕輕的就死了,不是很常見的事兒么還往京兆府里報過,把名字勾了呢”
“怎能如此輕忽”
五娘要不是挨了打,幾乎要被氣笑了,也只能忍氣吞氣,努力裝出無事時候那般溫柔款款的樣子,說“這原是常見的,年輕的姑娘留不住。在一處過幾年,人老珠黃了,用壞了,要么去別的地兒,要么去墳地”
“尸首呢”
“拉出去埋了呀”
何京命把五娘押了下去,急回來稟報,此時天色已晚,燈光映得王云鶴的臉十分的難看,他說“竟能如此”
又說“讓她們認,確認究竟是哪個”然后又召集眾人,要求所有人都要對今天的事兒保密。明天繼續審理此理,務要確認死的是誰
眾人拿了他開的條子,各自回家。出了京兆府,裴清拍拍祝纓的肩膀,說“干得不錯哈哈”
鮑評事與大理寺的吏們都說“小祝大人,厲害厲害”
祝纓道“可別這么說,不定是不是呢縱然是,真兇也還沒有出來。”
鮑評事道“小番像是。不如明天審他。”
裴清道“不得妄議都各自還家,明天我要在大理寺里見到你們回去誰都不許說出去。因為誰泄漏了案情壞了事,我要他好看”
所有人都答應了。
裴清就把鮑評事和祝纓都帶去了鄭侯府見鄭熹,把今天的事情連夜向鄭熹匯報。
祝纓站在旁也不搶話,等裴清說完了,鄭熹說“子澄辛苦了。三郎也要謙遜些,不可在京兆府里顯出得意來。”又說鮑評事也很辛苦。
鮑評事說“全仗大人居中調度,裴少卿指揮有方,祝司直本領高強,下官不過隨行而已。”
鄭熹道“你也有功。”不拖后腿就很好,還能搭檔出行,就不錯。
鄭熹又問祝纓“有把握嗎”
祝纓道“天亮就第三天,離十五天還早。不如把馬某、周某的交游都摸查一遍,看看有沒有仇人的好。有備無患。”
鄭熹笑道“又淘氣上了。可以。子澄,明天我與王京兆也提一提,你也與他們少尹提一提,摸查一遍。如果死的不是鶯鶯,那個女子的行蹤就很重要了,也要查出來查到了她,不愁找不到真兇。雙管齊下。”
裴、祝、鮑三人都說“大人英明。”
鄭熹道“子澄與三郎,明日還與京兆周旋,”他指著鮑評事說,“你,悄悄去花街等各處也打聽一下,有無鶯鶯狀貌的女子。”
鮑評事有點小激動,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