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道“二位雖是受命而來,終是幫大理寺的忙,也是為我圓了場面。多謝多謝,拜托拜托。二位前輩也不是缺這個的人,到底是大理寺一點心意,不能叫人說,大理寺最會自己生事叫別人空忙。”
她知道,這二位、尤其是吏部這位,還真不怎么缺這兩樣,買也買得起。但是送不送那是不一樣的。多少得有點表示,才能叫人少說兩句歪話,“日后再有事”的時候,她也才好再興風作浪有人配合。
她心里掐得準,如果是與別的衙門互有的公文、事務往來,那就是互相行方便,這樣就能結下一些人情。而由己方額外生出來的事,就得對當事人有點額外的表示。
陰、董二人對望一眼,不能說折服,倒也高看她一眼。陰郎中更是不再多計較“沒有邀請第三次”這樣的“細節”了,計較深了就沒意思了不是
他說“考場的事就勞煩三郎啦。早早定下來,收了她們的投書,也要核實身份,安排考試。雖說要咱們年前定下來,據我看,十月里就能定下人選最好。還要學禮儀呢。”
祝纓道“好,聽您的。董兄還有什么安排沒有”
董郎中搖頭道“禮儀一定要緊來歷一定清白鐘尚書本就不喜歡生事,他又看重這個。”
祝纓道“好。”
將二人送走,她就去京兆府要借考堂了。
京兆府還挺忙的,王云鶴卻仍然見了祝纓,問她“今天有什么事呀”
祝纓也乖巧地說“又來借地方啦”
王云鶴笑道“地方是有的,不過你還得干些事來抵。”
祝纓笑道“是要掃地還是燒火”
王云鶴伸出一根指頭“從頭到尾,我要看一看的。”
“這是說好了的。”
王云鶴又伸出第二根指頭“他們也要選女卒,央我向你說一句,你也幫他們掌一掌眼吧。”萬年等諸縣的選拔又在京兆府之后,馬上就要開始了。
祝纓道“那我給他們看看步驟吧。”
王云鶴道“就這么定了,他們那兒事一了,就把這邊考場收拾出來。正好,京兆的女卒也堪用的,先用來監場跑腿。”
祝纓就又被萬年、長安等縣請去幫忙把關核對一下流程。
她把號脈這一步挪到了后面,整個流程經京兆府再走一遍已趨完善,祝纓就要回大理寺接著忙了。一是核對報名女丞的情況,二是大理寺的事務,公務日清之外還有雜務。
報考者的情況她與陰、董二人共商,三人一同簽字。也只能看些字面上的,某地人氏、年齡、籍貫、父祖三代。人住在哪里也不知道,也不好打聽,只能就紙上的看著沒毛病就簽字。與陰郎中設想的不同,還真的幾個“嬌小姐”來報考的,其中一個父親甚至是正六品可惜已經死了。
核完了,張個榜,公布通過考核的人員的姓名。只此一項,就讓其中三個人退了名單往墻上掛著叫人指指點點
日期定在了十月十六到十月十八日,考三天。由于最終竟有一百來人考試,祝纓不得不與王云鶴再次協調,得臨時加考場,又得再一批調紙筆備用。
王云鶴都詫異了“怎么女丞也有這么多人應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