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天,于祝纓,是去把人關進小黑屋受驚嚇,問刻薄問題為難人,這缺德事她頂樂意干的。缺德前更缺德的是讓人先親筆寫個“已經知道規定,考中也不棄官,棄官愿意接受后果”的保證書,連送考的父兄、丈夫都簽字畫押。
她挺輕松地先去應卯,在皇城門口就被禁軍的校尉說“小祝大人,憐香惜玉呀”路上,又被熟人說“三郎,有點君子模樣啦”到了大理寺,大家就不客氣了,說“小祝,好人吶”
祝纓莫名其妙“干嘛呀這是”
大家都笑,也沒人追查她花了遣散費的事兒。
等鄭熹從朝上下來,裴清又拍一拍祝纓的肩膀,說“大理寺就該有這樣的風度。”冷云也說“哎喲,你是不是能吃好多喜酒啦”
鄭熹則笑得十分含蓄。
女丞這事兒,在朝廷上不大,但是民間談資十足,祝纓發一手遣散費雖有不夠威嚴的說法,但物議頗佳,都說辦的還挺漂亮。民間大多說說錢新、帖子好看,朝上的人精頗有幾個能看出這其中的善意的。陳相、施相都拍拍鄭熹的肩膀,說他“得人”。鐘宜也很說“倒是會做事。”
祝纓的請示一向批得順利,今天是尤其的順利。
鄭熹放她“快些把這些給我了結了還有事要你去辦呢”
祝纓道“不會耽誤這里的正事的。”
由于已經缺德過一回了,再次缺德大家也習慣了。這一天,祝纓一到場就發現,四十一個人現在只剩下十三個愿意進場的了。其余人也各有“怕黑”的理由。祝纓也不計較,仍然是發了錢和帖子,對他們說“人的一輩子是很長的,不要因為這一次的不快就耿耿于懷。”
轉頭就把十三個人分兩組關進了小黑屋里
一陣尖叫之后,又是一陣尖叫。
祝纓有點郁悶,她最想考的,不讓她考
考完之后,名次排出。武相是排了第一,祝纓看中的那位崔佳成就排第二。那是沒有什么懸念的。祝纓留意看最后的整體名次,一如王云鶴所言,家境好的大部分成績好,家境一般的成績更靠后一點。
然后十三個人,又被拉去號個脈,體質也都還可以接受。
考中的固然一臉的欣喜,沒考中的倒也還沉得住氣她們都在看王云鶴。
王云鶴見狀,笑道“京兆府也需要獄丞,缺雖少各位也不須氣餒。天地廣闊。”他非常含蓄地透了一點風,但又絕不直接說“天下其他州府也可能推廣女丞”這樣的話。祝纓留心看他行事,暗中點頭。
等王云鶴說完,祝纓笑道“諸位要等京兆府試,也是需要盤費的。”這些女子心中不能說沒有失望,卻又有一點希望。也有兩個不肯領的。既取不中,她們就不要這個錢了也有領著之后就落淚的。也有大大方方領了,說“祝大人,以后必會同朝為官的”
祝纓道“心想事成。”
一應分完,祝纓對武、崔二人道“待我上表,吏部給你們告身,你們就是大理寺的官員了。”
兩人同時說“是。”
祝纓道“品階雖不高,也有禮儀。那些等告身下來再說吧。先說幾件你們要先知道的事兒”
她把訂的規矩說了,武、崔二人都很理解。祝纓又說“今日就到這里。”又命人拿出兩貫錢來“你們是不缺,但是從九品的官是會缺的。大理寺現在還是這個規矩,既入大理寺,就要先照應起來。拿著吧。”
兩人都大方地接了,福一福,告辭而去。
祝纓向王云鶴致謝,辭行。王云鶴道“你們回去寫表章吧三郎”
“是,晚輩就把這一回的得失寫一寫,請您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