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得講究個次序,不見完了刺史,這些人都不能見。最好是按著品級,所管事務的重要與否排個序。
如果有特殊的情況,比如與某人是熟人、親戚、或有其他親密的關系,倒可以提前見。如果自己窮得叮當響,那也只好另尋他法或者裝死了。
祝纓趕緊回去重新收拾了禮物,與花姐兩個又核對了名單。再一一投遞名帖,從別駕見起,到長史。長官是必得等到見面的,級別比自己低的,如果趕上見不著,她也放下禮物和名帖。預備動身離開之前再登門一次,能見著最好是打個照面、混個眼熟。
這一圈兒見完了下來,她這一路準備的錢也花了一半兒了。好在府城里要打點的比這個少,她還能剩下些錢到縣里,以免被人說叫花子來假冒縣令了。
張仙姑說“好趕緊走”
祝纓奇道“怎么了這里不好”
祝大和張仙姑早就想走了這破地方,話也聽不懂,飯也吃不慣,只有水果還行。
祝纓出去拜見上官,請驛丞給介紹一個本地人給他倆當翻譯,陪他倆逛一回街。
兩人見著這州府心情原是不錯的,外地都說這里偏僻,到處是瘴氣,又容易生病,特產也不豐富等等,總之,不好。但是到了一看,除了話聽不懂,天太濕熱,其他還是不錯的嘛還有許多以前聽都沒聽過的好吃的水果。
兩人開心地逛起了街。逛著逛著留不對味兒了
張仙姑抱怨“本來打量著偏僻地方東西肯定便宜,京城一貫錢在這兒能頂個三、五貫的花,我也好多買點兒東西,咱們帶去縣衙使。哪知這兒荔枝便宜,旁的東西也不比京城便宜多少。別說當三、五貫花了,一些咱們用慣了的北貨一貫錢還當不了一貫花呢”
祝大也說“說好了三千里外很窮的呢”
祝纓聽了兩人的話,不由笑道“好好好,都是我的錯,走,咱們啟程。”
張仙姑又想起一件事兒來,拉著祝纓到一邊,指了指小江的屋子,問道“那她呢”
祝纓道“咱們不是說好的嗎隨她。我不管了,您怎么把心思倒放她心上了”
張仙姑道“怎么勸她回去呢這個地方,人話都聽不懂”
祝纓道“擔心她安全啊”
“廢話雖然是個麻煩,也不能看著人有危險吶”
“我聽了一耳朵,她學話快著呢。”
“誒”
一行人啟程去往府城,小江竟沒有跟過來,張仙姑又開始擔心起她的安全來了。但是她不說,心里還是希望小江安全回京城,別再跟著自家人了。張仙姑再看祝纓,祝纓臉上一點樣子也不掛,平平靜靜地到了府城。
一進府城,張仙姑和祝大隱隱就有點不安府城跟州城比從繁華論差著許多,它甚至不能被稱為繁華。
祝纓不動聲色,還是照著該有的步子走。投帖,準備拜見。
還如之前拜見刺史時一樣,也是小吳遞紅包,祝纓問話。門子就比刺史府的那個樸實,說“大人病著呢,不能見客,估摸著還得兩天才能好。”
知府是缺的,這個之前就知道了,上一個死在了任上現在也還沒合適的補上來。副職那位今天不幸又病了,聽著也有點太巧了。
祝纓問門子“你說得這么篤定”
“害咱們大人就是這樣,好兩天、壞三天,您過幾天就知道了。您來晚了一天,他昨天還是好的,從今天算起,您第三天來,準好”
“呃,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