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道“我走這些地方,這么使老人的你是頭一個,可真叫我開了眼了。”笑死,活著這么作踐人,死了一埋就覺得對人好了
此時日已近午,村口又是一陣喧鬧趙翁等人后續也跟了過來。
祝纓也不挪地方,就讓小吳把人叫過來,對顧翁道“來了”指指身后,“瞧瞧。”
一大群的鄉紳也是極有威懾力的,村長汗透重衣。祝纓問關丞“我免了逋租、不再加稅,底下人究竟辦得如何”
關丞拍胸脯保證“并不敢違逆”
祝纓道“那好,祁先生,開始吧。”
祁泰就一個用處賬。
村長的賬也是七零八落的,祁泰翻了個白眼“這不叫賬。”
如果算是賬,也是一本狗肉賬,爛得一塌糊涂。
村長一家子跪下來頭都磕破了。祝纓道“把老人家扶起來。你呀,四個兒子,很威風吧你威風了,你娘要為了你磕頭。”
她一看就知道這村長威風。這村長一個老娘,一個老婆,四個兒子,哪個村里有四個兒子都能橫著走了。
祝纓皺了皺眉,道“二十。”
村民們還沒反應過來,小吳就大聲說“二十大板”衙役上前,按倒村長先敲二十大板。
二十大板打完,祝纓并沒有黜他的職,只是理解了王云鶴一路能做到京兆還保持著正直奮發實在是難得一般人見天處理這些事,多少豪情都得磨沒了,天下大同的信念都得破滅。
她指著村長說“我是怎么抽丁上工的你家里人歇著,倒叫旁人代”
村長的老娘哭訴“大人,要怪就怪我老婆子,小孫子正溫書,叫他考學哩”
祝纓看了一眼村長家的孩子,有兩個一看就不像是個讀書人的樣子他們的手指不對。再看另兩個,其中一個就有點書卷味兒了。她問這個孩子“讀過書”
這孩子有點緊張,結結巴巴地說“是、是。”
“知道什么是鳩杖嗎”
這孩子張了張口,緊張得腦子里一片空白。祝纓道“趙蘇,你告訴他”
趙蘇道“據后漢書載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之為飾。是尊老敬老之意。”
祝纓指著老者問村長“他是你同族他多大了同族有相幫之義,他一孤寡老人,你叫他去抬石頭混賬玩藝兒”
發作完了卻又安排村長接著干,讓他的小兒子“不是讀書么幫你父親把賬記好”接著慢慢告訴他們,七十歲的老人是有優待的,是可以不納稅、不服役的,活到八十歲,免除他一個兒孫的徭役,為的是這個兒孫可以侍奉這位老人,九十歲,免倆。
祝纓說完,嘆了一口氣“咱們走吧。”
今天這事兒辦得,她自己都憋氣。但是換掉一個村長是沒有用的,下一個村長如果想干下去,要么是一個同樣家里有好幾個兒子的,要么就得特別精明機敏能治得了全村的有這樣的人,祝纓就給薅縣城去幫忙了。
末了,還得這貨來接著干。她也只能打這混賬一頓,讓他皮緊一點。
趙蘇目睹此事,心道尊老敬賢倒是禮儀之邦的朝廷命官該有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