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姑看到了小江,也招呼她“回來啦來,瞧瞧這身兒喜歡不。”
她的心里,年輕姑娘就得穿紅著綠的才像個樣子。給小黑丫頭裁了身大紅裙子,給小江也裁了一身,料子上還有點金色的花紋。
衣服都做好了,顯然是早有準備的,小黑丫頭這一身更貼體一點,小江這一身就是估著做的。不過只要有點閑錢的人家,做衣裳都會放余量,試著一穿也還不錯。
張仙姑以前看著小江就犯愁,現在看小江也不總粘祝纓了,也有點事做了,她一寬心,就讓小江“帶點橘子回去吃啊。”幾天功夫,她就酸出了經驗,會挑橘子了。
小江也大方地道了謝,花姐就站在張仙姑身邊,小江跟張仙姑說話的時候克制著眼神,終于兩人對望了一眼,又各自別開眼去,都不交談。
祝纓捏了個橘子剝開了吃,說“以后且有得吃呢。”
張仙姑道“那是,一文錢十個,價也太賤了。”
祝纓就問她們“你們說,我要把這橘子賣得貴一些,定價多少你們愿意買比方說,一斤橘子賣上十文、二十文,三十文”
大戶人家有采買的另說,普通人家都是女人在買菜做飯張羅全家吃喝。張仙姑、杜大姐是個窮人出身,祁小娘子日子過得去卻又緊巴巴,花姐一生還算富足,小江又是另一樣人生,真是非常豐富的樣本。
張仙姑張口便是“三十文吃了能長生啊”
祁小娘子也張大了嘴巴“我是從來沒買過的也不會買”
花姐想了一下,說“為什么這么說你有什么打算了”
小江的聲音比她們的都輕,有點小心地道“大人這是想找冤大頭么”
行院人家是這樣的,報花賬死命往貴里賣一錢銀子一壺的酒,她們敢賣三兩。一個果盤品相,略好一點的也敢報個十倍的價。
小江總覺得祝纓要干的這個事兒恐怕跟行院里宰人是一個路數。
祝纓道“咱們這可是福祿縣吶產的橘子也不是特別多吧你比如說,它就叫福橘,快過年了,一家六口,買個一斤半斤的,一人吃兩瓣兒圖個口彩,買不買”
花姐和祁小娘子都說“那倒可以。”
祝纓又問張仙姑,張仙姑皺眉,想了一想“也好。”
小江也點頭。只有杜大姐想了想,有點肉痛,說“一斤也太多了。一個就差不多了。”
祝纓道“對,也可以一個一個的賣,貴又不太貴”
女人們都很開心,張仙姑和花姐是為祝纓高興,杜大姐和小江、祁小娘子都覺得一個縣令向她們問訊了一件“大事”她們自己就很高興了,比張仙姑和花姐還要高興
祁小娘子道“那福祿縣很快就能有錢啦大人也能很快就升回去了。”
小江想了一下,說“送些到京中去京中貴人點一點頭,那可真是”
張仙姑等人也高興,祝纓卻搖了搖頭“不是的。”
花姐問道“是橘子少,還是大戶多、不聽話,又或者怕有人搗亂”
祝纓道“你們都覺得這樣會有人買”
她們說“會。”小江又說“橘子雖多,福祿縣也是頭一份的。再分幾等去賣,也有更貴的、也有便宜些的。”她說了一串,又覺得自己說得太多了,張仙姑話且沒有她的多,她太冒失了,忙住了口。
祝纓道“不去京城。先在本州里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