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她又疏忽了一件事兒
這福祿縣是從汪縣令手里接過來的,福祿縣之前幾年也沒多少屬官府的牛馬縱有,還得盡著公廨田用呢。那可是全縣官吏衣食所系,以及汪縣令府城生活之資啊
祝纓也不懊悔,就算去年剛到的時候給牛馬現配種現下崽兒也來不及使。
不干不知道,一干才知道想當好個縣令要留意的事是真的多
她心里又添了一筆“牲畜”的事項要準備。
老農們頭一天說春耕,祝纓又問他們各鄉的情況。
第二天,祝纓再問他們橘子樹的事兒。
也有老農不懂裝懂的,也有老農說沒種過的,倒也有種過的,說“果樹也不好侍弄離枝沒多久就壞掉了,摘下來頂多一旬。我們都在果子還沒全好的時候問人要不要,有人要,再摘,沒人要就先放在枝子上。可也留不了太久,果子好了要是不摘,也就掉地上爛了。”
祝纓也都記了下來。然后拿出了從北方帶來的幾樣種子,每樣取一把給他們看,詢問經驗。原本經過兩天已比較能放得開的老人們卻齊刷刷地變了臉色“大人可不敢隨便換糧食種啊”
他們語無倫次,祝纓卻聽明白了,他們現在種的糧還能糊個口,如果換了個別的,就怕絕收。別說絕收了,只要產量減個兩三年,立時就是災年。家里能有余糧的,都是地主了,普通種田的人,每年春天這個時候就已經餓得前胸貼后背靠野菜活了。收成再少點,那是真得餓死人。
祝纓道“我自己種二畝,試試,不叫他們改。”
老人們吐氣的聲音響徹整間屋子。
祝纓道“好啦,既然沒有誤會了,明天先去看看地”
這時就有老者說“小老兒以前種過麥的,那年年景不大好,收成不多,種倒是能種。”
有一個說話了,就有另一個也說。以為祝纓現在公廨田里還是應該以稻為主“咱們這兒的人,侍弄稻子是熟手。保本兒。要種麥,等收了稻再說。”
祝纓道“我不用熟田。先尋個不大用的地兒種著試試。”
老農們你看我、我看你,都點頭“咱們想看看去。”
第三天,她就帶著這一群人出了縣城。
老農們看了這一片地,要么搖頭、要么嘆氣,也有說可惜的,也有說“再整整也是個好地”的。
他們告訴祝纓要把一塊不好的地種好,要花人力,也要花時間,就是年年月月地種、積肥。一點一點給它弄好。現在這片地,應該是拋荒的,僅強于荒地。又指點祝纓應該從哪里開條小渠好澆地。
再耐旱的作物,它也得澆,“只是用水少些,又不是不吃水”。
有種過麥子的老農,跟祝纓說了日期,以為祝纓現在完全可以先種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