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竊竊私語,幾乎沒有什么敵意。
阿蘇洞主此來并非孤身一人,他帶了蘇媛、巫醫同來,依舊是住的驛館。驛丞接待奇霞族已有了經驗,給三人連同他們的隨從都安排得妥當。巫醫道“是要交朋友的樣子。”
阿蘇洞主道“咱們的運氣不錯。”他讓隨從們安放行李,自己帶著蘇媛先去趙宅好安撫一下外甥。
趙蘇在雙方的調節之勞不小,但是阿蘇洞主不能把寨子的事都系在一人身上的,趙蘇又是有別的志向的,他一走,現找人接替他嗎那可不行
蘇媛道“這個時候他還在那個學校里,就算回家也得晚上了,阿爸你先休息。我寫個帖子,咱們投到縣衙去。”
阿蘇洞主道“你會寫了”
蘇媛道“不是很好看,但也是我寫的,我已經在練習寫字了。表哥之前也幫我寫過帖子,我也看過。”
阿蘇洞主喜道“好”
蘇媛去寫了一封稍稍不那么美觀的名帖,派人投到了縣衙,約明天見面。祝纓打開名帖一看字跡,字她雖然不認得是誰寫的,卻能看出是個初學者,阿蘇家的意思已然擺明他們想要自己來,不要中間人了。
祝纓輕輕嘆了一口氣,將帖子收下,道“我知道了,明天我在縣衙等著大哥。”
第二天,阿蘇洞主帶著一行人如約到了縣衙,他此行又帶了些禮物來,先讓女兒做翻譯,往后衙去見了張仙姑和祝大。老兩口自打有了趙蘇這個輩孫,祝纓再給他們認回什么親戚他們也都不會一驚一乍了。
因與阿蘇洞主語言不通,便由蘇媛從中做了個翻譯,蘇媛的福祿方言也還稍有點瑕疵。張仙姑和祝大反而輕松了許多,真要語言通了,他們倒不大敢放開了說了。現在只需要大致說出自己歡迎的意思就可以了,有用詞粗糙不恰當的地方就統統推給彼此語言不通暢。
彼此致意完,張仙姑就說“老三啊,你好好招待你這大哥。”有金良珠玉在前,再添一個老大哥也不算什么。
祝纓道“好。”
張仙姑又問“那這小娘子”她也不怕招待蘇媛,因為有花姐在。
蘇媛道“我還得給我阿爸做通譯,下回再來拜記您老人家。”
張仙姑長出一口氣,笑瞇瞇地“好好,下回來我燉好豬蹄請你吃。”
蘇媛笑著答應了。
拜會完了家長,才輪到祝纓與他們談正事。
阿蘇洞主這回來得比之前更熟稔一些,也不再特意強撐一股氣勢,人顯得平和了一些。他坐下之后抿了口茶,對祝纓道“兄弟,阿妹已對你說了我的事了吧”
祝纓道“阿姐已說明了,不知道大哥想怎么安排”
阿蘇洞主道“我想讓小妹下山來學些文字,更學一些本領。我信你。”
祝纓微愕,不是因為阿蘇洞主安排蘇媛來學習,而是“一個人不能劈兩半兒來使,要學習就不能回山上了。縣學現在也還沒法招女學生啊。”她有點感慨,能招女學生多好啊,女孩兒又不比別人笨。可是男學生都沒幾個夠格的,福祿縣這地方它現在就不太適合開女學。
阿蘇洞主道“我來就是商量這樣的事兒。我知道,山下講究男女之間不好太親近,就叫她穿個男子衣裳下來。那個學校我也聽說了,我看他們都不比你強,這孩子就交給你,學半個月、回山上半個月,行不行”
祝纓道“想學什么東西學到什么樣有的人,學一輩子都不能把學問學全,你這半月半月的,學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