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想了一下,上了陳巒的車,問道“相公,您這是”
“魯王怎么樣”
“現在還看不出來,以往他也沒干什么大事兒。不過能被陛下看中,必有他過人之處吧”
“有什么過人之處”陳巒哼了一聲,“就是讓太子繼續老實著。陛下也上了年紀啦。”
哦,敲打。讓大個兒的兒子別蹦跶。
陳巒道“你是跟著鄭熹進京的,跟他也摘不開,不過呢,你跟我一道走,總會有人覺得你與他不那么親近了。他心里明白,勢力太大了惹人眼不好,你也不用擔心他對你起疑。”
祝纓道“晚輩小的時候覺得自己很聰明,那么多的蠢人一個一個怎么都過得那么好,只有我還在四處討飯。后來看到好些紈绔,呃,也就那樣。直到我在京兆府的書房里,遇到王大人和冼大人。我以為我背書是個長項,結果您猜怎么著一間屋子三個人,人家背得比我還快,上學比我還早。打那開始我就老實了。”
陳巒拍著膝蓋笑道“哈哈哈哈你也有老實的時候”
“晚輩一向很老實的。”
兩人一路走、一路聊天,陳巒有時候也將兩個孫子叫到車上來,讓他們與祝纓一道玩兒。休致丞相的車也還是丞相的規制,寬大,輪子包著蒲草,四人一起玩得挺開心。祝纓小時候不常能夠玩,兩個小孩子日常讀書玩的機會也不多,配上一個老小孩兒,一路很輕松地走過。
陳巒為相多年,路過總有地方官來拜見。陳巒總帶著祝纓,給雙方做些介紹,等人走后再點評幾句,祝纓一一記在心里。遇到有他們的同鄉,陳巒就會特意設個小宴,大家一起吃個飯、敘敘鄉情。祝纓覺得自己這一路是賺大發了。
又走一陣,就到了陳萌的地界。
陳萌早早就過來迎接自己的父親,看到祝纓也十分高興“三郎也來了”又對祝纓說“恭喜”,恭喜她得到了御賜的緋衣,說“如今咱們可一樣了。”
祝纓道“那可不一樣,你那個是真的,我這個是假的。”
陳萌道“陛下既然肯賜給你了,就是打算讓你做真的,你好好做就是了。”
陳巒先斥兒子“你我父子,你是一地主官,怎么能放下公務跑這么遠迎接自己的父親”
祝纓道“您是丞相回鄉,他是體現朝廷敬老崇賢之意。”
陳巒道“你就替他說好話吧。”
陳萌笑笑,陳大娘子領著兩個兒子,推他們去見父親。陳萌任職期間曾往京城敘述。老大記得很清楚,老二也覺得他不陌生,兩個兒子很快跟親爹湊到了一起。
陳巒咳嗽一聲,陳萌忙放下兒子,請父親和祝纓到他的府里安歇,一起吃個飯。
祝纓道“你們一家團聚,夫妻父子必有悄悄話,我就不打擾啦。我還帶著糧隊呢,不好擅離。”
他們一家先聚一聚,祝纓愿意在這里多等陳巒幾天,然后再一同啟程,跟陳巒同路,這位老前輩隨口點撥一點就夠她自己悟很久的了。陳巒出身不算特別的好,混到京城都數得上號的“名門”,大半是靠自己,確有可學之處。
陳萌不再與她客氣,一家回府衙里,卻又派人往驛館里給祝纓送了許多吃的、用的,又命人詢問糧車的情況,安排得也很周到。
祝纓在驛館里住下,當晚又有人投了個帖子求見。當年祝纓路過此地辦了兩件案子,一件是田羆案,另一件是個綁架案,昔日那位丟了孩子的財主聽說她路過,又特意帶著妻兒、備下了厚禮過來拜見她。特意讓兒子來給她磕頭,謝一謝救命之恩。
所以在陳家一家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祝纓這里同樣很熱鬧。
祝纓看那個孩子又長大了一些,笑道“他臉長開了一點兒了,跟那個時候不太像了。”從行李里拿出文房四寶回贈。這些東西她在京城的時候買了很多,準備帶回福祿縣自己使兼送人。
等到陳家一家過了兩天,陳萌又鄭重下帖子請祝纓過府赴宴。
祝纓到府里的時候,陳巒上首高坐,一左一右設的是陳萌和祝纓的位子,陳大娘子帶著兩個孩子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