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主問好,坐下。陳巒問道“勞三郎多等這兩天啦,我們父子有些日子沒見了。”
祝纓道“趕了這么久的路,晚輩也正好歇息休整,還要多謝相公一家給晚輩休整的機會。”
“什么相公、晚輩的叫我一聲伯父又如何”陳巒笑著看她。
祝纓微愕,陳萌一拍桌子“就是三郎”
祝纓也不含糊,當下起身對著陳巒一拜“請伯父安。”
陳萌是最高興的,本來這就該是他表妹夫的,他又讓兒子們來叫個“叔父”,祝纓又跟陳大嫂子叫一聲“嫂嫂。”
算是正式確認了一下關系,陳巒高興地說“我老了,京城的許多人都老了,以后是年輕人的天下了,你們要互相扶持啊”
“是。”
他們這一席不說朝廷風云,只說家鄉。說府城,說家鄉的小吃,說家鄉的歌謠。
這一晚,祝纓雖不喝酒,陳巒也很高興。他喝了不少酒,親自把祝纓送到了門外,說“明天咱們接著趕路。”
祝纓笑道“好,明天我來接伯父。”
陳巒含笑對她搖手“你去,你去。”然后被陳萌扶進了內衙。在榻上坐下,他才長出了一口氣“以前為父管你管得少,致你蹉跎。”
陳萌道“爹怎么說起這個來了當年也是情勢所迫。”
陳巒擺了擺手,道“你,聰明是有的,但還不太夠。這個你知道的吧”
陳萌滿臉通紅“是。”
“然而一步一步地踏實來,你也可做到九卿。”
陳萌心頭微喜。
陳巒道“九卿位高權重,要是聰明不太夠還是容易出事兒,你呀,得有可靠的朋友。祝纓這個人我看了有幾年了,聰明夠了、狠勁兒也夠,難得手不黑,心地也還寬厚。好在你心地也不壞,他微末時你待他也不算勢利,你們要好好相處。”
“爹。”陳萌哽咽了。
陳巒擺擺手“京城這潭渾水不是你能蹚的,政事堂要調你回去,我給攔了。你踏踏實實再干幾任地方,知府做好了轉刺史,干夠了,人情世故都徹底明白了,再回京城。到那時,我要不在了你多與祝纓商議。鄭熹領他進京,一共也沒花多少心思,他回報鄭熹的可不少,是個知恩圖報且有能耐回報的人。我近來對他也算有些提攜,你有難處他會幫你、比你平日那些朋友幫你更多,但你絕不可以有挾恩圖報的意思。記著了嗎”
陳萌道“我也不曾想過要他為我做些什么。爹,你你別說那樣的話,你要長命百歲的。”
陳巒摸了摸他的頭,陳萌放聲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