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選拔就是未入府學、縣學學習的人考的貢士資格了。這一場考試還兼了府學生的選拔,因為第一次選拔會選出兩名學生送到國子監,府學空出兩個名額。
后兩次選拔是以前固就的、送到京里可以由考試選拔做官,第一次則是祝纓為大家爭來的“保送”。
府學生多一次機會。
第一次選拔,是所有府學生最重視的,因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南府極少有人能夠通過后兩場出人頭地。無論是有志于仕還是有心向學,爭取第一次選拔的兩個名額就十分的重要。
祝纓親自宣布開考。
南府之民風比福祿縣斯文一點看得見,他們的箭術大部分比較能看。其他的相對較弱,博士、助教、王司蘇打分稍高,祝纓、章炯給學生們其他項目的打分較低。祁泰被祝纓薅了來做了表格統計分數,他將表一理,道:“有了。”
最終的結果是,府學里一個姓范的學生與一個姓張的學生考了第一、第二。
祝纓問道:“鄒進賢呢”
祁泰看了看表格:“他第三。”
范生是因射、御、樂分數都比鄒進賢高,拉高了分數。張生是樣樣都比較高,沒有短板。
祝纓又問:“甄琦呢”
這人進府學有幾年了,再不通過,年齡一到他就得離開府學了。府學生到一定年齡或者在府學呆夠一定的年限就得走人。
祁泰從上往下找了一陣,道:“三十名。”
祝纓搖了搖頭,索性拿過表格來看了一下,趙振考到了二十名,其他兩名福祿縣保送府學的學生名次也在中間。又看其他三縣的保送生,除了一個河東縣的墊底,都不算太難看。
祝纓道:“行了,就這樣吧,范生、張生回去收拾行李,隨糧入京。其他人,準備下一場選拔”
鄒進賢排到了第三,這令他十分的沮喪,因為是糊名,他的名次也不低,心有不甘也沒處訴。郁郁了好幾天。
第二次選拔,祝纓也不以第一次的名次為準,而是將剩余的學生重新組織一次考試,以防上一次有人緊張沒考好。
博士、助教心里都明白,要是以“做官”為選拔條件的話,這些人的學問進京最好也是個踩線。國子監的文章是什么樣的他們的文章是什么樣的照貓畫虎,終究差了幾分神韻。除非天賦極佳,否則還有的磨。
祝纓也不管,仍是組織了一回考試。
這兩次考完,各縣的讀書人也到了。仇文那里,也將一份他寫的匯報拿了過來。
祝纓先看仇文的匯報,上面比較詳細地列明了各族所需的東西,大同小異,鹽鐵之類及生活品是大宗,他們的產出除了共同的一些山貨,也有些差別。阿蘇縣的粗茶多,索家寧更多的野物,花帕族還產一些別有風味的刺繡與織布,此外,路果家的朱砂、喜金家的銅也都是知道的。他還列了祝纓沒有到過的西卡族,那里的人能開采一種石炭,又說附近有生金。吉碼族據說有鐵,但是冶煉的技術不好。
藝甘家附近與索寧家接壤的地方,還有銀產出。
“山中有寶啊”祝纓感慨。
太富了
仇文撇了撇嘴:“有也沒用。也出不了山,在山里也做不好,也不會弄。”
祝纓回憶了一下前一陣進山的路況,道:“確實,寶貝被路給守住了。”
仇文寫得很仔細,又寫了一些各族交易的禁忌以及比較平均的兌換價格,不同的東西在不同的族里價格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商人來賣,價格波動也比較大。
祝纓手里還有一份自福祿開榷場以來市令的記錄,以及讓項樂去摸底的清單,兩相對照,可見仇文的能力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