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小女孩子們發出了笑聲,石頭有點惱地瞪了她們一眼。他不明白,為什么這幾天這么地不痛快。他不喜歡的,一件件地到來,他喜歡的,一件也無。
祝纓看到了他的樣子,并不以為意,再過兩天各縣的番學生送到,石頭就能去學校上學了。到了那里,會有仇文盯著。仇文此人有一大特點,就是特別崇尚山下的文教,專職盯著學生上課,比自己更合適。
她讓石頭第二天不用到書房聽課,就收拾他的東西。
而番學生也如預料般地陸續到來了。
前一天,祝纓就接到了山上的傳信,郎錕铻、山雀岳父、喜金各攜番學生下山。三家結伴而來,一總報了他們的人數,以方便山下接待。三家番學生一共十八人,醫學生他們還真帶了幾個女孩子過來,一共六個女孩子。
這其中郎錕铻兒子阿發最小,今年五歲,也帶了兩個八、九歲的小男仆。山雀岳父、喜金各帶了自己的一個兒子,山雀岳父帶的是個小兒子,叫林風,喜金帶的不是那個上京去的兒子,是個更小一點的叫金羽,年齡都在十二、三歲的樣子。他們各帶了數名年輕人來,年紀都在十二、三歲不等。與祝纓預料的不差。
一般這種情況下選擇的學生,年紀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太大了有家有業、不便抽身,太小的還要人照顧。十二、三歲,又有活力腦子還行,但又不至于小到讓人擔心。學完了正好成年,可以回去干活了。
祝纓這里,下令準備好館驛,又命將番學做最后的打掃,從女役里選了四人去番學,分兩班灑掃和看女舍。從男役里再挑倆看大門的,再選幾個白直灑掃之類。就等人到了入住了。
祝纓又告訴蘇喆,讓她準備一下,明天代表蘇鳴鸞也出現一下。
蘇喆道“可是我們家的人還沒到呀。”
祝纓道“這不是有你嗎”
“我也跟石頭一樣去番學里嗎”蘇喆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祝纓道“你怎么知道他要去番學的”
“他自己說不要去,那不就是您要他去嗎”
祝纓笑道“番學還在識字學話,你不用,先跟著我學吧。以后你要覺得應該去聽一聽,再去旁聽。”
“好”蘇喆笑著說。
第二天,三家聯袂而來,祝纓在刺史府接待了他們。
三人臉上都帶著笑,祝纓道“這下可更熱鬧啦來,認識一下。”
除了蘇燈和郎錕铻、山雀岳父見面時彼此皮笑肉不笑,仇文、花姐都是真心高興。山雀岳父看著小江問“這位是”
祝纓道“這是州里的女丞,姓江,女學生們萬一有什么事兒一時尋不著朱博士,也可以找她。”
山雀岳父道“大人周到。”
陪同的王司功等人聽仇文翻譯了心想怪不得又弄了個她,原來是有這個用途。咱們這位大人,對羈縻可是上心唉,可惜羈縻只是羈縻,竟不能立時編戶。
梧州府一切草創,祁泰又編新戶籍,羈縻縣的架子上只有寥寥兩冊,空得能跑馬,王司功略有耳聞。因為他聽說,凡有名號的羈縻官員,都在刺史府里有檔,他是司功,照例該知道官員信息的,去索要無果,只拿到了官員本人信息。
王司功扼腕。寄希望于祝纓在山中別業多住兩天,能將“羈縻”早點轉編戶,雖然他也知道這不太可能。
一番寒暄,蘇燈先跟蘇喆打招呼“小妹”
成功地讓郎錕铻等人也不得跟蘇喆含糊了一下,蘇喆大大方方地道“你與我阿媽都阿翁的義子,我也叫你一聲舅舅吧。”她舅廢,沒一個能干過她媽的,特別可愛。
郎錕铻不好與個小女孩計較,只好含糊答應了,還得讓自己兒子阿發過來“叫阿姐。”
祝纓道“咱們先去看看番學,別叫他們學生在外面等太久。”
新的番學建得整齊漂亮,喜金道“比我家還好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