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姑的屋子滿滿地擠了一屋子的人,男人一堆、女人一堆,男左女右,祝纓一家三口在上面坐著,大家面前都擺著許多零食茶水,一面說,一面聊天。張仙姑對蔣寡婦等人說“你們也都別忙啦,把灶下的火看一看,別叫走了火,就來一塊兒吃點兒東西吧。都忙了一年了。”
蔣寡婦答應一聲,杜大姐道“我與林娘子去看看就得了。”她因領了女管家的頭銜,做事十分盡心,按著蔣寡婦,讓她在屋里“這屋里不得有人看著嗎我與林娘子去,再捎些點心過來。”
她也不讓趙氏去,趙氏在灶下干些燒火的事干了一整年了,再讓人看火也不好。兩人到了廚房,將灶間看一回,從蒸籠上裝了兩食盒的點心,再將灶下的柴火撤了,只留一點余燼。拿了點心過來換桌,丁貴等人接了其中一個“姐姐們,我們自己來吧。”
桌上說什么的都有,大部分是暢想來年,講小新聞的都不多。也有想念不在場的人的,小吳就說可惜顧同不在。侯五道“他就不往外地做官,過年也是不在咱們這兒過的,他得回家。”
花姐看小江和江舟兩個一叫就來,身邊也沒有一個孩子,心道她們是沒有挑著合適的女孩子收養嗎于是不提此事,免教人多心。
張仙姑一向喜歡江舟,就抓糖給她吃“一展眼你都長這么大啦哎,還沒說婆家就還是小孩子,來,吃糖。”
糖是項家糖坊產的,帶著果香味兒的糖,用印了點花紋的紙包著,糖貴、紙也貴、包紙的人工反而是最便宜的。江舟捧著一把糖,笑道“哎”她喜歡吃糖,沒人不喜歡吃糖,甜甜的,干干凈凈的。
祝大問祝纓“明天他們什么時候來呀”
祝纓道“還與往年一樣。”
小吳笑道“那咱們可占便宜啦,離大人近。”
將近子時,外面的鞭炮聲大了起來,祝大先說“快到子時了,咱們也放炮”一氣放鞭炮放過了子時,府內與府外的響起連成一片,接著,漸漸息了下去,眾人才各自散去睡覺。
蔣寡婦等人還要收拾桌子、掃地,免得明天來了拜年的客人來不及。張仙姑看天晚了,又留二江在家里住宿。小江也痛快地答應了,且知原來的屋子是蘇喆居住的,便說“她小孩子家,年紀雖小,也不好隨便住她的屋子。”
花姐想邀她住到自己那里去,胡師姐搶先說“我那兒只有我一個人,娘子要是不嫌棄,咱們就個伴兒。”
小江有點意外地看了她一眼,點點頭“好,打擾了。”
“娘子別這么說,咱們都是客。”胡師姐定位明白,她自覺得與項家兄妹相仿,都有點像古代的“門客”,那她接待一下小江就正合適。
眾人匆匆去休息。
祝纓見天色已晚,也不再看書了。
拜年么,基本上早上一起床就得出門了,不過由于頭天晚上要守歲,所以一般起得不太早。于祝家,有人來拜年,他們就得起來,大年初一躺床上睡懶覺這事兒,皇帝都不能干。
大年初一,誰也不能晚起,祝纓先帶著全家上下給祝大、張仙姑拜年,然后接受大家的拜年。他們還得發紅包,這一天,全家上下都有紅包拿。張仙姑也包了一個紅包給祝纓“吶,這是我和你爹給你的。”
祝纓笑著收下了“發財啦”
杜大姐等人都笑著對她說“恭喜。”
林寡婦到廚下將之前準備好的飯菜一熱,仆人們趕緊將飯食拿過來匆匆吃完拜年的人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