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官員,他們新年第一件事是跑到刺史府里來,先給祝纓拜年這個絕不能晚,因為祝纓還要帶著他們擺著香案果品,大家朝著京城的方向遙拜皇帝。
接著才是他們自己的活動,官吏們在前衙里聚著,照例得擺席。祝纓命人上菜,每人桌上必有一盤福橘。
刺史府的娛樂活動一向不多,刺史大人什么就好,就是不好歌舞伎,所以素酒無趣。不過倒不禁大家劃拳喝酒。還給大家設個鵠,比射箭、有彩頭。此外又有各種才藝表演,也有彩頭。
諸多活動彌補了沒有好顏色的遺憾,大家也就做個正人君子了。
王司功道“咱們這般熱鬧,可惜別駕是沒趕上啦”
李司法道“他在京城,只有更熱鬧的明年大人到了京城,也是一樣的繁華,到時候可別忘了咱們呀”
大家都覺得李司法這話說得漂亮,一齊喝彩
花姐與小江等人就坐在一處,女官就她們倆,再來兩個女役陪著,男人們也不拖她們喝酒。小江見花姐有點坐不住的樣子,心下好奇她難道有什么心事這可不像她了。
花姐一向沉穩,少見在這樣正式的場合如此顯露內心的,她問道“是后衙有事么同大人稟告一聲去就是了。咱又不同他們一處喝酒。”小江也不喜歡跟男人喝酒,最近好些了,能對同僚們的酒桌熟視無睹了。祝纓能做主的酒席,少見妓女,這讓小江十分的舒服,心情也好,對花姐更溫和了一些。
花姐有點訕訕的,言不由衷地說“也、也沒什么大事。”
祝纓注意到了她們這里的情況,問“怎么了”
花姐道“我去家里看看。”
祝纓覺得花姐這個樣子十分有趣,道“好呀。”
花姐咳嗽了幾聲,將下巴揚了一下,飛快地走了,祝纓在她身后笑出了聲。胡師姐道“大人,用不用我去看看”
祝纓道“行。”
胡師姐去了又來,對祝纓道“是大娘子的兩個學生來了。”
祝纓笑道“我說呢,她從昨晚吃飯就心不在焉的。她的學生,得包紅包。”
胡師姐道“兩位娘子兒女都好大了,孟娘子都有孫子了,王娘子帶著女兒來的,閨女都二十了,哪好意思自己拿大娘就給她們家孩子了。”
祝纓道“那也不錯。”
孟、王二人初進刺史府都覺得緊張,她倆上次只到了花姐房里稍坐了一下就出來了,這一次也是預備著見一見花姐然后就走的,大過年的,府上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士紳來拜年,她們倆自知算不上號。
果然,兩人拖著各自的家人到了刺史府外面,就見外面車水馬龍,城內幾乎所有的官員都來了,還有士紳不斷地趕過來。其中一個荊老封翁,乃是城內著名的人物,她們也都看過荊家的威風。
荊老封君在幾個兒媳婦的陪伴下往內遞帖子。看到這一幕,王氏心里有點打鼓,孟氏用力咳嗽一聲給自己打氣,她也往內遞個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