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祝纓依舊是訪客去,她又去了一回鄭侯府。一大早她就到了,將鄭侯與鄭熹等人堵在家里。鄭川跑出來迎接她“三哥怎么來了”
祝纓道“你要當我閑的也行。”
鄭川道“那就一定有事啦正好,阿姐今天也要回來一趟。”
祝纓道“那我趕上了。她還好嗎”
“很好,就是忙,姐夫信任她,什么事兒都交給她了。”
祝纓只想翻白眼,但是忍住了。侯府已經吃完了早飯,鄭侯與鄭熹爺兒倆都在一處說話,等閨女回家。一見祝纓,郡主先說“巧了,人齊了。”
祝纓笑道“我算是趕上了。”
鄭熹對一旁三個孩子說“來,拜見你們三哥。二娘,你小時候的襁褓都是他給你準備的。”
岳妙君生了兩女一兒,最大的那個出生的時候祝纓還在福祿縣當縣令。現在她都長成個小小淑女了,祝纓也成了刺史。小姑娘長得端正,五官不如鄭霖好看,但是禮數周全。她妹妹更像鄭熹一點,最小的是個男孩子,看著也干凈利落。
同祝纓見了禮之后,三人都不多嘴,很安靜地又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岳妙君問祝纓“可還忙那天著了雪受涼了沒”
郡主問怎么回事,岳夫人就說了祝纓下雪那天去了劉松年家的事“我哥哥還說,這么多年,沒見過叔父面前有人這么從容的。他算是知道怎么叔父相處了。”
郡主笑道“原來如此。”
祝纓道“碰巧了他老人家心情好。”
鄭侯道“得了吧,他什么時候心情好過了”
說笑中,鄭霖又回來了。她比出嫁的時候看著像是突然成熟了許多,瘦了一點點,容光煥發。回家之后說的話卻有點官樣文章的味道,向長輩們問好,又跟弟弟妹妹們說話。看到祝纓她也很高興地叫了一聲“三哥。去年你沒來,我想你今年一準會來的”
鄭侯和鄭熹父子倆沒有擺譜訓斥一些不該跑回娘家之類的話,反而比較關心鄭霖新年怎么過,岳妙君又問姑爺今天干什么去了。
鄭霖道“我正要說呢,被英王請去吃酒了,說是外番今年朝賀的使者攜了商人。有商人帶了異域女樂,邀他先睹為快。新年還不夠看的真是的。”
祝纓道“年前就是要忙一些的,各王府都這樣。”
鄭熹道“是么”
“您還不知道如今在京里的人又多,彼此認識的人也多,就這京城里,您隨便指個人,七彎八拐的總能找著些人情關系。”
鄭熹道“蠅營狗茍。”
鄭霖道“爹,您說誰呢”
“好好好,不說了,你們娘兒幾個聊吧。三郎,看見了吧女兒大了之后就不能亂說話了,會被嫌棄的。來,咱們去那邊聊,將這里讓給她們吧。”
祝纓順勢與他去了書房,兩人坐下,鄭熹問道“有人找到你了”
祝纓道“不多,眼前就倆,以后不知道。這些人都有點兒意思,有話不直說,先要套交情。昨天來了個孟弘,今晚約給了戴瀛。”
“衛王和唐王你還應付不了這就到我這里來了”
祝纓道“您還不知道我以前哪見過這陣仗呀我能混著過到現在,全是因為別人瞧不起我。我就是一個蝦米,現在泡水里看著像是長了一點罷了,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