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衙門里的一些吏員之類的缺位。
長史、司馬都是羈縻各族的人擔任,這個也不用擔心。章別駕自己就有打算,不用她太操心,也不宜太早告訴他自己可能調走。但是調整過的人事,必然與章別駕是熟識的,可以與新刺史形成平衡。
刺史有能力,他們能配合,刺史蠢,他們也能制衡,能留下反應的時間。
這些都是她有能力安排的,也都得跟朝廷這里報備。眼下只是送走了小吳,選定了杭勤,又為福祿縣令劃定了一個范圍。等領告身的時候得跟吏部打個招呼,如果盧刺史愿意,兩個刺史一個愿意給、一個愿意要,再行文給已經打好招呼的吏部,這事就成了。
新的司倉、司戶之類的空缺,也要跟吏部打招呼,這兩年里陸續更換。一次換太多,不怕招眼,只怕走眼,還是兩年里看準了再換為妙。
所以現在的重點在吏部。
什么衛王、什么孟弘,都先放一邊吧。
祝纓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等告身的這兩天,她依舊是在京中交際。此時朝見已畢,祝纓就帶著蘇喆等人到處逛,帶五人在京城逛完集市去慈惠庵,在天暗下來之前帶他們到了岳桓的府上。
岳家父子倆都還沒落衙回來,府里岳桓的夫人親自出來見她“小祝大人是不是要找”
她伸出手指往隔壁劉松年家的方向指了一指,祝纓笑道“就是來尋岳先生的。一會兒有所求,還請夫人代為說情。”
岳桓夫人道“是什么事呢他在外面的事,我婦道人家從來不過問,不知從何說起。”
祝纓道“求點兒課本。”
岳桓夫人笑道“這個還有求情嗎小祝大人你來張帖子,他就會送過去的。”
祝纓道“這回不一樣,他們是番學的學生,先前是我與番學教授的一些語言文字,還沒開始讀經史。所以須得請教一下岳先生,學生該怎么教。還請夫人幫忙,千萬拜托。”
岳桓夫人雖很少與祝纓見面,但對她印象極佳,笑道“太客氣啦,這是好事,我也樂意的。”
不多會兒岳桓從國子監回來了,國子監的學生得關起來上課,他倒是每天都回家。到了家里一看一屋子的高高低低,他將剛邁進門檻的右腳又撤了回來,整個人又回到了門檻外面“這是什么”
祝纓與岳桓夫人等人都站起來迎接他,岳桓笑道“是郎啊哎這幾位就是南邊來的小客了吧”
“對。來,見過岳先生。”
幾個小鬼都換了京城流行的服飾,像模像樣的行禮,岳桓為人師表以及教化之心都騰了起來,慈祥地說“好、好都請坐吧,夫人為我招待小友,郎,稍等片刻。”
他往后面去,很快換了一身便服出來,笑道“你是越活越年輕了,以前是送個趙蘇來,怎么現在要他們也到京城讀書”
祝纓道“今天要說的就是讀書的事,只是不是到京城,是想從您這兒再請些書回去給他們讀。”
“哦哦,要什么書”
祝纓道“正要與您商量。您看,他們的語言尚可,經史還沒認真讀,得怎么讀呢以他們的年紀,阿發還好說,旁人都這么大了,再學蒙學的東西,就不太妥當了。”
岳桓道“不要怕,先背我將五經各挑出一版注釋最好,你帶回去。至于史書,可以慢慢讀。”
“好。多謝。”
岳桓興致很高,先問郎睿“幾歲了學了什么呀”
郎睿道“六七歲了,識字歌我已經都會唱了”就是有些字還沒記得特別清楚,這個他就不說了。
考慮到他才學了不長的時間,岳桓還挺高興,沒問他會寫多少字。
照顧到蘇喆是唯一的女孩子,岳桓也問了蘇喆類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