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喆道“我比阿發大幾歲,跟阿翁學功課早,所以比他多會一些。阿翁正在讓我讀荀子的勸學。”
岳桓吃了一驚“女孩子學說話就是有天賦,你的官話很好啊”又對祝纓解釋般地說,“我家里女兒就比兒子說話快。”
祝纓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小妹確實用功,她學得不錯。”
“你是教她整本讀的,還是單學這一篇的整本為何讀荀子呢”
“就先抽了這一篇。”
“還是先讀經,也不要抽散了學,要讀整本。學有余力,再讀一讀其他。凡學問,學的要是一體,一鱗半爪、斷章取義的,反而容易南轅北轍。學的糊涂,用的時候也會用錯。”
祝纓點頭,聽岳桓講了許多的教導學生的門道。直到岳桓許諾“我今天就把書單開出來。”
祝纓才滿意地說“那就拜托啦”
岳桓還要留著吃飯,祝纓道“好啊。”
她沒在岳桓面前提劉松年,對蘇喆等人也沒說劉松年。反而在席間提及“我讓番學里每年比賽那么幾回,比騎射。”
“這個好有古風”岳桓說,“可惜大郎箭術不甚了了。”
祝纓道“先生這話就不對了,必也射乎。番學里也有手生的。”
“對對。”岳桓笑著說。
一餐飯吃得不錯,岳桓家口味并不特別清淡,他們不是京城人,五個小鬼跟著又吃了另一地的菜色。幾人都認為面食味道也不錯,林風道“我回去也嘗嘗這個。種的麥我還沒吃過呢。”
岳桓夫人道“面粉很好吃的。”
祝纓道“他們習慣吃米。”
頭人家總有上等的精米吃,且早已總結出了許多好吃的做法。新來的麥那是什么寨子里收新麥之后用了煮粥蒸米飯的做法,口感硬不好吃,此后他就不吃麥了。
岳桓夫人道“那就可惜了,面食可有許多吃法,京城里就有不少。”
于是又說到了飲食,祝纓道“明天帶他們出去吃。”
小鬼們歡呼了起來。
一餐飯吃得很盡興,岳桓還擔心祝纓遇到宵禁,祝纓道“不怕,我有條子。”她在京城別的沒有,就是這種犯夜禁的條子多得是。
將蘇喆等人送到四夷館再回到家里,小吳與丁貴還沒回來,卻是小吳耍了個小心眼兒,怕在祝宅說事被小柳等人聽到了,不好。以家里有事為名,帶著表弟出去小聲嘀咕了。
小黃拉開了門,小柳又招呼了祝纓從梧州帶來的隨從去喂馬。
趙振就捧出一張帖子來“大人,駱駙馬府上送來帖子。”
祝纓接過帖子一看“駱晟他派人送來的”
“是。”
帖子上是駱晟親筆寫的字,很謙虛的用詞,十分抱歉之前祝纓到他的時候怠慢了,請祝纓明天晚上到他家赴宴。
祝纓心道那是得去。
“明天一早往他家回個帖子,就說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