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晟原是猜她說的諸王爭儲,需要一些外番的輿論風評,要避免使節無諸王產生糾葛。聽到北地旱情,又驚訝了一下“我在鴻臚,怎么沒聽說過”
“凡事等到了鴻臚,就是結果已經顯現出來的時候了。如今不過是預防萬一。”
駱晟道“說得是。”
于是祝纓寫公文,駱晟簽字,讓王丞又撥了一筆款子來給禁軍。祝纓帶著款項,捎著典客令,一人去到禁軍里求見,協調禁軍守衛四夷館的事宜。
祝纓先去見禁軍的大將軍,原先的葉大將軍已經得了司儀署的招待,現在的大將軍姓阮,與阮丞是同族。阮大將軍比起之前的葉大將軍資歷上差了一些,但卻是今上登基之后提拔的一批新人之一,算是皇帝一手栽培起來的。
年過六旬終于得到了禁軍大將軍這個極重要的位子。
祝纓恭恭敬敬地向他問好,阮大將軍道“這樣的事也勞少卿跑一趟嗎”
祝纓道“禁軍拱衛圣駕,怎么能不重視呢”
將公文阮大將軍,阮大將軍驗了,又發兵符,派張校尉帶兩百人去四夷館。
張校尉與祝纓不太熟,但是祝纓見過他,張校尉在禁軍里也有些年頭了,三十來歲,他剛入禁軍的時候正是祝纓準備從大理寺去福祿縣的時候,因此只有數面之緣。
一人先點兵,祝纓與張校尉、典客令騎馬,兵士等都在后面步行。禁軍士卒賣相都不錯,祝纓贊道“如此威武,看著令人放心。”
張校尉道“拱衛陛下,怎么能夠懈怠呢”
祝纓道“讓諸位去四夷館實在是大材小用了,只因四夷館是國家的事務,不合借用旁處,才要勞煩的。鴻臚寺心里也是過意不去,特備了些薄禮犒勞諸位。”
張校尉客氣的笑變得實在了些“少卿以往在大理寺的時候咱們就聽說過了,您是個實在人。大家都是為陛下效力,少卿這樣也太客氣了。”
祝纓道“實在與客氣,聽著不對味兒,這兩個詞兒你挑一個。”
“實在。”
祝纓道“這就對了。這樣,每位每餐加一份肉菜,從現在到明年三月,每月再加三百酒錢。不到三月回宮里去,錢也給到三月。酒錢我給,但不能喝酒誤事。誰誤了事,我就要同阮大將軍講。從我這里離開了,隨你們怎么喝。”
張校尉樂了“好嘞”
典客署另有一份好處給張校尉,一百禁軍從上到下都喜笑顏開。祝纓道“接下來就拜托了,使節的事可大可小,萬一出了岔子,大家臉上可都不好看。”
張校尉道“你放心”
祝纓將他請到一邊去商議,如何給禁軍排班輪值,以及要如何盯好四夷館的使者。若使者還帶了商人,要怎么與京兆府辦交接。
商人不住四夷館,在胡商居住之處就歸京兆府了。祝纓答應這個事由她與京兆府辦交涉。
張校尉道“就這么講定了”
祝纓一笑,道“好。”
此時,四夷館已到了幾個使者,其邦稍小,祝纓沒來得及學會他們的語言,帶著通譯與他們交談,詢問他們來路是否順利,又詢問他們沿途情況,遇到過哪些州縣,對官員有什么印象之類。
使者們語言也不通,但是說的都是好話。
祝纓好奇地問“貴邦以往不常來,或三年、或五年方來一次,但是前年、去年、今年或有國書,或有使者。這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