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足以讓大多數人忍不住驚訝、詢問的消息在祝纓這里不過一閃而過,她對鄭熹說“京兆的衙差還得繼續借我用用。”
鄭熹的目光安靜地落在她的身上“可以。”
祝纓道“那我去四夷館了。”
鄭熹起身與她一同往外走,說“明天得閑么再到我家里去一趟,老爺子有話對你說。”
“誒”
鄭熹雙手一攤“我亦不知。”
祝纓道“好。”
她出了京兆府,接著忙她的那一攤子事。林風到京城有幾天了,他是梧州的山中土著,曾經見過皇帝的。朝賀之時各族使者都在,鴻臚寺需要考慮讓不讓他也湊個數,湊過一次數,接下來怎么安頓他。
作為“常駐”京城的番使,有點小題大做,也不方便。住到自己家里,又有一點嫌疑。林風年紀不大,祝纓也愿意栽培他,這個“栽培”又有說法了,這件事她需要上報。
如無意外,接下來蘇喆也會來,祝纓更期待這個姑娘。她的情況比林風還要特殊一點,林風等于是給蘇喆趟路。
祝纓于是又去永平公主府。門上的人對她更加熱情,管事派人入內,史胤跑出來陪著祝纓進去“駙馬才回來,剛才還說到少卿呢。”
史胤心里很佩服這個年輕人,祝纓一來,一件大難題解決了。不但解決,還額外又有了好處。史胤嘴上不提“歧陽王夫婦從中獲益頗多”,心里卻決定了,以后祝纓過來他能在一旁看著就在一旁看著,瞧瞧別人是怎么干的。
他一路陪著祝纓到了駱晟和永平公主面前,駱晟一把握住了祝纓的胳膊“到我這里就不要有虛禮啦,來來回回,怪麻煩的。來,坐。”
史胤默默在一邊陪著看,然后聽著永平公主跟著駱晟改了稱呼,不叫祝纓的官職“少卿”還是叫“子璋”。
駱晟問道“七郎答應了么”
祝纓禮沒行全,話里仍然客氣“是,已經談妥了,再借用幾日。據我估計,只要使者們都離開了,這件事情就不顯得重要了。京兆也明白這個道理,他故意說笑的。眼下另有一件事,也與此相關,要請示大人。”
駱晟問道“什么事你辦了就是。”
祝纓道“您才是鴻臚呀。下官要為上峰分憂解勞,但不能不請示匯報。是這樣的,林風是頓縣縣令的幼子,以前住過四夷館的,大人還記得不”
“好像是。”駱晟也不記得了,五縣勢力放到朝廷大局里看并不算大,不招他的眼,唯一有印象的其實是蘇鳴鸞和蘇喆母女二人,因為她們是女人。
祝纓略解釋了一下林風的情況,問道“第一,朝賀他是否要參與要參與了,得給他排序、溫習禮儀。第二,接下來怎么安置他四夷館讓一個孩子長住,不太合適,放到外面又不安全。放到我家里,恐有閑話。”
駱晟道“咱們只要安穩,不要出事就好。不鬧出風波來,怎么安排都行。你看呢”
祝纓道“那朝賀的事還是讓他參與一下吧,那邊才鬧得不太好看,不好冷落他。住處么暫在我家住一陣,我家里有在梧州收的隨從,與他語言相通。等到梧州的事情有個眉目了,咱們再商議他的事。”
駱晟道“那就這樣吧。”
“排序、行禮等事,恐怕得跟禮部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