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祝纓因為明天要早起進宮朝賀,所以大家散了去睡,李大娘是沒能睡實了。惹得女兒取笑了她一句“我說留下來,娘偏不,這會兒又翻來覆去的睡不著。”
李大娘的腳在被窩里踢了踢女兒“去”
她女兒將被子裹裹緊,朝著被窩里的一個小湯婆子湊了湊“別動呀,進涼風了。”
正旦朝賀等事自有禮儀,不必細言。祝纓留一只眼睛盯著外番使者之類,直到儀式結束,沒見著出意外,這才放心。
皇帝也很滿意,林風在諸番之中排位靠后,輪到他的時候皇帝已經有些倦了。但聽到梧州猛族使者的時候,他還是將哈欠吞了
林風用的是比較能聽得清的官話,向他一陣歌功頌德。林風其實不喜歡皇帝,不過不妨礙祝纓讓他背了一段百來字的話。
皇帝贊許地往祝纓處看了一眼,沒看清,他抬手揉了一下眼,又很快放了下來。心道老了。
除此之外,一切都好。
從大殿再移到東宮,東宮比起大殿顯小。人是一撥一撥地進,鴻臚寺、禮部各有一人隨著番使入內。
然后是皇帝賜宴之類。
過了新年又是燈節,燈節之后各番使者陸續離京。駱晟家中事急,由于不用準備新府,婚期就定在了三月,他本就垂拱,現在更是將一應事務交給祝纓打理。祝纓也沒讓他失望,他只需要在一些送行的場合按時出現就行,庶務都不用他來操心。
祝纓也如之前說的那樣,減少了去公主府的頻率她正盯著梧州方向來的信息。
巫星與另外三路一共四路人出了正月都被她打發回去了,祝纓讓巫星再捎一封信給蘇鳴鸞,信中不是拒絕讓蘇喆上京,而是寫了一些注意事項,讓蘇鳴鸞送女兒上京前都準備好。
算算日子,項安此時應該到梧州了,希望她在路上不要生病受傷才好。
祝纓算得很準,就在她念叨的時候,項安到了梧州。
項安到梧州之后并不聲張,她先將一同南下的仆人留在城外。自己到州城去找花姐,在花姐那里悄悄住下,再往自家作坊、鋪子里轉了一圈,又到街上看了一看。接著,她扮作花姐的仆人,隨著花姐施藥義診。
花姐這次的義診與以往不同,以往選處屋子,或是借個藥鋪,或是在番學里,打掃干凈了,讓病人過來看病。這樣效率高、看得快,煎藥也方便。
這一次她是上門巡診,項安跟著花姐走了許多人家。本地士紳人家,沒有她們不去的。花姐又順路看了一下她之前的學生王芙蕖以及孟娘子等人。
接著,花姐進山,項安也跟著去了,他們先去福祿縣,再過阿蘇縣,在別業里停留幾天之后,從塔朗縣回來。回來的時候,只有花姐帶著幾個女學生了,項安悄悄地留在了塔朗家的大寨,等花姐走了一天,她才動身,走小路插入官道,與仆人會合之后到了驛站,做才從北方回來的樣子。
再從驛站回到梧州。
三月初,御史抵達梧州的時候,項安與花姐已經將梧州境內串連完了。只有新刺史等人還不知道,她們已經將坑挖好了。
這一日,新刺史帶著下屬迎接御史,御史風塵仆仆,兩下都拿場面話寒暄。
寒暄畢,新刺史說一句“御史遠道而來,還請里面奉茶休息”
話音未落,斜地里沖出來一個中年婦人,一臉淚痕地撲到御史面前跪下“青天青天可算見著天了求青天為民婦做主啊他他們將小婦人的女兒逼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