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犯忌諱了。
哪怕許多豪門的仆人能娶得上民間身家清白的姑娘,也是不能拿到臺面上來說的。縱使做了,也會有一些補救的措施。譬如甘家娶親。
王芙蕖又說“我不問良賤,就問沒媒沒聘,沒有我家點頭,他們怎么就敢認準了我家女兒就非得落他口里了這是什么道理他們干這事也干得太順手了是不是常干呢”
一想起來進山的女兒,她就難過,如果沒有陰差陽錯地認識了祝家人,這會兒孩子不被逼死也被糟蹋了
王芙蕖恨恨地道“晴天白日的,畜牲竟然披上了人皮父母官,魚肉鄉里”
刺史的目光更加陰森“莫要攀咬”
隨從忙說“大人容稟,梧州的風俗就是這樣的么獠人家父母不禁兒女婚嫁”
荊翁大怒“一派胡言梧州哪里來的獠人都是陛下的百姓誰家不講禮法,要兒女私奔的放屁”
百姓開始鼓噪。
不多時,又有張翁、范翁等“封翁”趕了過來,先說是來拜見御史的,不想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又有王芙蕖的三舅媽的小叔子也過來,幫著大罵“我們什么風俗都有,就是沒有叫畜類欺負咱們家女兒的風俗”
百姓圍了刺史府,也不許叫長隨走脫了。衙門要把他帶下去,百姓就說“必是要偷偷放掉的”
荊翁于是出主意“拿個站籠,在府外枷了,再宣諭百姓散去。”
余清泉與郭峻見群情洶洶,點頭答應了,心里對這刺史的印象也差了許多。
荊翁等父老趕緊為他們倆開脫“御史大人是好官,在為大家做主吶別圍著大人,倒顯得咱們是跟大人過不去似的。”
百姓們直看著把那長隨枷了放到站籠里,才不鼓噪了。余清泉又要命人散去,冷不丁的,人群里又有一人頂著一疊破紙過來求他們做主。
余清泉道“狀紙交上來,明日開始,我們會巡查”
底下的人哭道“求大人現在就判了吧,不然,小人怕明天就見不著大人了。衙門里欠我的錢吶”
細問了才知道,是刺史府里換了全套的新家具,做工精良、花費頗多,但是欠了鋪子的錢。
有這一個開頭,接下來又有無數的狀紙,且有人告刺史要逼死孤兒寡婦的,越說越嚴重。
荊翁等父老幫同開路,才將余清泉等人勉強送回了驛館。王芙蕖一路跟著他們“求大人庇護,不然我怕半夜被他們抓走活埋了。我的女兒就是突然不見了的。”
余清泉只得宣諭百姓只管遞狀紙,我都收,但是別圍我。又把王芙蕖全家都給安頓在了驛館里,同時與荊翁等人又聊到了半夜。
送走荊翁,余清泉才要休息,突然,外面又起了鼓噪聲。郭峻兩眼發直“這梧州,這么亂了之前不是說民風淳樸、日漸富裕的么”
余清泉命隨從出去看看怎么一回事,隨從還沒出去,驛丞來了“大人,不好了刺史大人派人給您一位送禮,被百姓給發現了。”
余清泉奇道“沒有宵禁么”
驛丞道“這不要春耕了么有些人為了準備春耕,就在地頭守著放水,叫他們看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