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下來調查的御史送禮這也是大部分地方官員會干的事,一般御史也會酌情收取一部分禮物。刺史經了今天白天的事,不趕緊送些禮物疏通倒是奇怪了。現在被百姓叫破,是收的也不能收了,送的自求多福吧。
余清泉與郭峻穿戴整齊,打起火把出去安撫百姓“我們奉陛下、朝廷之命前來巡查,必不會偏袒罪人的。”
百姓這才漸漸散去,刺史送的禮物也都被打得散亂一地,一些綢緞被扯得亂七八糟。
余清泉與郭峻終于可以休息了。
第一天雞叫,兩人又爬了起來,對望一眼。余清泉道“我本以為此行最難的是行路,豈料”
郭峻道“這個刺史,不行”
余清泉搖了搖頭“是他的前任太行。”
“誒”
余清泉道“咱們這一路,越來越聽不懂他們的方言,是也不是”
“對啊昨天都聽懂了”
“也有一些說得不好的,但是士紳的官話都勉強可以。那個婦人也不錯,還會寫字了。教化做得好,這個我信了。”
郭峻又說“噫又節儉,也不納妾,也不縱情聲色。竟還憐貧惜弱”王芙蕖口里,祝纓真是樣樣都好。荊翁嘴里,祝纓真是民之父母。
這兩個人還舉出例子,什么祝纓連家具都用竹的,新刺史一回來就要裝飾刺史府。什么祝府攏共三、五女仆,其中四個還是后來雇的。什么給孤兒、寡婦謀生計,讓她們能夠自己養活自己而不是受人欺凌。
余清泉點評了新刺史一句“一個膠柱鼓瑟的庸人,他惹了眾怒。官樣文章足足的,實務一塌糊涂。”他隱了一句心里話我來都比他強
他們昨天收了許多狀紙,新刺史好像特意跟前任過不去似的,有些事不是非得“撥亂反正”的。荊翁說的好“他為了顯示不同,就偏要擰著來,不然不能顯出換了個新刺史似的他不是為了咱們梧州好,是為了顯他自己。”
把好事做壞,也是一種本事了。
郭峻道“現在已經這樣了,咱們還沒見獠人酋長呢。”
“不可提獠人。”余清泉叮囑說。
“好吧。還想早些回去的呢,如今一看,怕是不能夠了。”
“那就緊著些吧。”
郭峻扭頭向京城,卻只看到驛館的墻壁“還是京城好啊”
京城此時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婚禮。
三月了,正是定好的歧陽王迎娶駱家長女的日子。
郡王娶妻本有規程,派什么樣的官員為使、出什么樣的儀仗,新娘子家里要做什么樣的準備、有什么樣的人護送進宮等等。
新人的服色都是從去年年底開始趕制的。新娘子年紀小頭上的花冠都是特制的,沉重地扣在她的腦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