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也收到了幾張帖子,但都不是很緊急,譬如魯刺史,他只送了張帖子來,約了個幾日后見面。
祝纓將日期看了看,召來了蘇喆等人“你們幾個,這幾天都打起精神來,盯一盯外面來的人。”她取出地圖來,將京城分成了幾片,讓他們分片打探。又讓祝青君去找老馬,讓老馬留意一下京城的無賴們有什么消息。
她自己則收到了鄭熹的帖子過府一敘。
祝纓到了鄭府,這里顯出了一絲緊張的氣氛,仆人們仍然與她打著招呼,但腳步都輕了許多。以往問好的時候還能陪她走一段,現在都不敢擅離職守了。
到了廳上,不但有鄭熹、鄭奕等,連剛進京的姜植等人與應該在家守孝的溫岳都來了。
坐下之后,互相問好,又安慰溫岳。然后鄭熹指著姜植幾個外放的人開口“今天一是為他們接風,二也是難得一聚,好好聊一聊。”
這一晚的接風宴沒有歌舞,只有一群人圍坐,祝纓現在不用敬陪末座了,但溫岳等人仍然極力謙讓,鄭奕、鄭川兩個將她拖到了鄭熹下手坐著,對面是鄭奕、斜對面是鄭川、下手是姜植。
鄭熹也說“快些坐下吧,咱們好說話。”
都坐好了,酒也沒喝多少,鄭熹就提到了皇帝的身體。又說“我知道朝廷內外人些人的心亂了,你們不能與他們一般見識,不能亂。”
大家都說是。
鄭奕道“話雖如此,咱們總不能眼看著吧我看有些人不會安穩。”
鄭熹道“這是自然。京兆已經盯緊了一些要緊處。”
溫岳道“可恨禁中沒有可靠之人。”
眾人嗟嘆,祝纓道“這怕什么”
鄭熹問道“你有辦法”
祝纓問道“您是依著國法家規,保扶東宮的,對不對”
“這是自然”
祝纓道“那就簡單了。無論有多少陰謀,只要不是太子謀反,咱們就不用管別的,只要守住宮中就行。一旦名份定了,還怕什么劉相公現住在宮里呢。”
鄭熹看了祝纓一眼。
劉松年當年的事跡最早還是鄭熹告訴她的,當時說的不詳細。祝纓解釋道“當日永平公主家嫁女兒,陛下突發疾病,他對我說,去找京兆,維持京城秩序。我就知道他不止是會寫文章那么簡單。既然如此,就是宮中有一個可靠的人。”
鄭奕道“那還有咱們什么事”
祝纓道“那就讓丞相們知道,有咱們的事。”
鄭熹笑道“是了。你們回去之后,務必要恪盡職守,不要與諸王串連。又要安撫同僚親朋,不要讓他們涉險。咱們只管聽陛下和太子的。”
眾人又答應了。
鄭熹舉杯,大家一起吃了一餐。幫太子,大家都放心了。雖然諸王勢力不小,但是太子占著大義名份,安全。
吃完了飯,眾人又議了一回,商定無論發生什么事,他們都不要慌亂。如果姜植等人離京了,那就不算他們了。如果還在,所有人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幫忙維持秩序。同時,如果百官齊聚,大家都要為東宮壯聲勢,促使太子盡早登基。
同時,鄭熹又給祝纓安排了一個任務找王云鶴通個氣,表明一下立場。其他地方鄭熹另有安排,不用祝纓操心。
如果事情不順,有人趁亂生事,他們也要堅定地站在東宮一邊。鄭熹出動京兆的衙役,各家的家仆都要準備起來。溫岳雖然丁憂在家,但是如果有變,他也要披掛起來,接到消息就去找禁軍中的關系,要“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