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巒給祝纓留了一大盒子的東西,里面有一條陳巒用過的腰帶、一封給祝纓的信、一些金子,陳巒親手封的。
祝纓拿了,回家拆了封條,看了里面的東西,也不知道給她金子干嘛。
拆信一讀。上面除了說自家兒孫日后恐怕沒有祝纓走得遠,所以這條腰帶還是留給祝纓了,兒孫就請她得閑照看。
最后留了兩頁紙寫金子“寫那兩本書的人,恐怕是有來歷的,沈、馮都是蠢貨,既蠢且惡,不懂人心。我的兒子糊涂且膽怯,他心里明白,但不敢去深想。我知道她們被你照顧得很好,這些金子是我的心意,送給她們添妝。若你覺得不合適,會打擾到他們,就代我舍給寺觀。”
陳巒可真是成精了
祝纓將一盒子的東西都收了起來。舍給寺觀行吧,就慈惠庵。
府里知道她與陳府關系也算近的,都不在這個時候打擾她,并不知道她其實沒什么悲傷之情。因此當鄭府來帖子請她過府一敘的時候,蘇喆親自拿了帖子過來,小心翼翼地問“阿翁您去嗎”
祝纓接過帖子一看,道“去。”
“誒”
祝纓揉了揉她的腦袋,這孩子,劉松年還沒離京,但是府里的屬官都在各找前程了。蘇喆、林風出身上有些特殊,吏部也不好安排,倆正賦閑在家。
祝纓趕到了京兆府,就只有鄭熹在等著她,一旁一個小廝在煮茶。
明月高懸,初秋微風,紅泥小火爐。
“坐。”
祝纓與他對坐,道“您看著心情不錯有好事兒”
鄭熹問道“你覺得,現在誰可以做京兆”
祝纓道“恭喜。”
鄭熹矜持地笑道“就知道你能猜著了。”
“我只猜不著為什么要等到現在。”
鄭熹道“那倒不是。是我對陛下說,得有人為他守好京兆。一場動亂之后,京兆不能擅動,禁軍不可輕動。”
祝纓道“那誰合適呢”
“去年的時候我不能動,到了現在,差不多的人就可以了。怎么樣你覺得誰合適”
祝纓道“您信得過的穩重人就行。京畿重地,權貴頗多,陛下又寬仁,京兆不能什么都不理會,要能鎮壓得住。”
“你再年長一些就好了。”
祝纓笑笑,她也不想現在就離開大理寺,她問“要我做什么”
鄭熹道“陪我清清凈凈地喝一杯茶,以后恐怕難有這樣清閑凈日子嘍”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