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蘇安靜了下來,祝纓開始緩聲安排顧同等人“你們要各擇一地,沉下心去,與人打交道。凡事用心,無論物產、人文,都要心中有數。從來沒有白費的功夫。否則,就算有機會給你,你也抓不住。”
顧同等人唯唯而已。
祝纓看著他們,也有一些感慨,一直以來,身邊的人多是照著自己安排的路來走的。雖然自己也給他們選擇的權利,但是只要選擇了跟著自己,路就已經定了,也不用怎么操心,埋頭做事就行了。女孩子們如此,顧同等人亦如此。
最好的榜樣就是祁泰,跟著自己一路晉升,安心到死。
這本也沒有大錯,且格外契合自己當時的需要,也是怪不得他們。因為根本不需要他們動什么腦子。
如今,對“人”也需要有所調整了,尤其是梧州,她需要肯動腦子的人。趙蘇算一個,蘇鳴鸞算一個,蘇喆只能算半個,祝青君才有了點模樣。其他人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想從中選擇一個“繼承人”并非易事。
祝纓開始考慮,要多多放手,讓她們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可以獨當一面。
她嘆息一聲,對顧同道“離家這許多年,先好好陪陪你們的父母,再去好好練一練本領。斂翼待時,斂翼待時,說了多少遍不聽。他們安靜的倒還沒傷著,你們也該好好收收性子了。”
“是。”
“起來吧,坐下說話。”
幾人爬了起來,小心地坐在椅子上,聽祝纓問他們有沒有拜見過江政,顧同道“拜見過了,說了些不輕不重的場面話。家里說,這位使君很是厲害。”
祝纓道“你們想他怎么輕重他當然是厲害的,他這個刺史是憑本事做上來的,不要想在他面前使心機,他能看得出來。你們恐怕是應付不了他的,少與他見面,叫他拿捏住了,你們脫不了身。”
“是。”
祝纓道“你們且回去吧,捎個信回家,我要見一見你們的父兄。就在這里坐等。”
顧同等人不敢耽擱,忙告辭回家去捎信。趙娘子又來,道“天也不早了,今天何必著急走正好為阿妹接風,吃了席,明天一早再走也不遲。”
祝纓看看天色道“也好。”
祝青葉請祝纓更衣,顧同等人辭出,祝青葉嘀咕道“您受了傷,他們也一聲不問,什么東西”
祝纓道“是怕尷尬。”
“那就是還不夠親。”
趙蘇在宴前又找到了祝纓,在臥房門外聽到祝青葉的話,隔著門贊同道“青葉明白。”
祝纓道“他們心里有疙瘩,讀的圣賢書,對老師是親的,對女人就要疏遠一點,顯得他持正。”
“我就不這樣。”
“你與他們不同,”祝纓說,換好了衣服拉開了門,“你今天可有些外露了。”
趙蘇道“我與他們不同,這些日子,再看到他們,忽然覺得以前的功夫白費了,您的心思也浪費了許多。現在竟還要管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