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蘇笑道“那正好,大家都沾沾喜氣,也能安撫一下人心,讓大伙兒有些耐心等著接下來的好事兒。”
當下派出一隊衙役,敲著鑼出去沿街吆喝,又點了十個書吏,去抄寫告示,四處張貼,務必要將下面的各村寨都通知到。
當晚,祝纓沒有在刺史府里慶祝,而是去了軍營,給營中帶去了酒食,在那里吃過了晚飯,因天色已晚,就在營中安歇,次日清晨才動身回城。
次日就是“大典”。
祝纓也似模似樣地先去廟里拜一拜,再派人給祝大墳上上炷香。接著,宣布了給自己這一片新地盤取個新名,叫做“安南”,自稱安南節度使,下設五州。其余都照著之前與趙蘇、祝青君等人商議的名單一一任命。
郎錕铻聽了之后,發出一聲疑問“姥,那您呢”
趙蘇領了梧州刺史,祝纓呢只有一個“節度使”那是個什么玩藝兒干嘛的還管不管得著梧州分成五州,祝煉也能成刺史了,剩下的三個州呢外五縣的縣令頭人不得參與西征,但是別人家都有子弟參與,郎錕铻家沒有合適的人,因而消息不通。
趙蘇便代為解釋。
這個“安南”一片,劃作六州也可,但祝纓將其中一州劃得略大些,稱為“西州”,自領西州刺史。
祝纓道“這三州我先權領,看誰能理政安民,再升他領職。”
一句話,說得好些人心潮澎湃。
接下來是武將,因為武將的安排比文官更加復雜他們涉及到了軍功。軍功的賞賜,主要是土地。整個安南的土地名義上全是祝纓的,分給你,你可以耕種,自己種不過來也可以轉租,但是不能隨便買賣。然而,收益卻是十打十的。
此外,又有金帛之類壓驚。在正在營建的西州城內,各人還有房子。
普通的土兵也各按軍功,分有田宅。祝纓先前便有遷徙的計劃,如今祝縣田地不夠分了,正好,也可以遷一部分人與自己一同去西州充實西州的人口。西州離西番更近一些,想要防御西番,必須有一定的人口。單憑普生頭人他們留下的人口,還是不太夠。
整套安排下來,出力的人人得到了回報,其中或有不滿足者,但也有升職的希望,都收起那點殷切的心思,一同歡慶起來
外面鑼鼓喧天,祝煉的房里,張仙姑又幫著他收拾行李“哎喲,這才回來,又要你上京啊”
祝煉笑道“我辦完差就回來啦,到時候咱們就都在安南好好過日子。”
張仙姑道“莫哄我,我聽他們說了,我與你姑姑她們去西州,你不在西州哩。唉,真是長大了,都做刺史了。你才到家的時候,才這么高哩。”
說著,比了個高度。
祝煉也感慨許多,故意岔開了話題,對祝纓道“老師,安南已在手里,朝廷答不答應也都于事無礙。不過,您既有這般的聲勢,顧同他們或許會來道賀。”
梧州與吉遠府極近,又素有貿易往來,雖然沒有通知。過不多久,吉遠府就能聽到風聲。
祝纓道“他們,我自有安排。”
“會來與我們共事么他們似乎”
“脾性不合”
“呃上京之后,會館中難免有熟人,我該怎么回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