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喆自告奮勇“我去看看。”
祝青君勒馬上前,護在祝纓身側,胡師姐也摸上了刀柄。祝纓擺了擺手,道“不急,胡娘子,咱們看看去”
胡師姐不贊同地道“這里回轉不開,您再等等。”
蘇喆又懇求要去看,祝纓道“去吧,好好與人說話。”
“是。”
又過了一陣兒,蘇喆回來了,道“是”
這個地方是新設的州縣,州名黛州,歸祝纓統領安南缺乏勝任的官員,祝纓再想栽培年輕人,也不會讓他們一上來就干這么高的位子。而除她之外,又沒有其他有這個能力一氣管三州,這個統領三州,是指她要直面三州的所有縣令,因為三州的刺史府,暫時也是沒有的。只有幾個屬官,但是由于沒有刺史府,他們暫時還是寄在西州的節度使幕府。
軍國草創,便是如此。
如果是簡單的分果子,你一個寨子我一個礦,拿去隨便取利,倒是好分。想治理好,就不能這么干。
因此祝纓也就格外的上心。
本地的縣令又是一個祝纓起了名字的人祝重華。
祝纓在心里劃拉了一下祝重華的過往經歷,沒有什么瑕疵,再回憶一下與她相處的短暫時光,也沒有什么不好的征兆。所有安排下來的任務也都完成了,并沒有“好大喜功”這一條。但是此時修路,也確實有點急了,祝纓是有點擔心她干不好。
誠然,頭人們在的時候,奴隸沒有一天能休息的,但祝纓覺得自己跟頭人還是有點區別的。
正想著,蘇喆回來了,還帶了一個灰頭土臉的年輕人過來,道“是此地縣令下令修的路,我看過了,工地上的人,也不算很狼狽。”
年輕人上前行了一禮“姥。”
叫得這么自然,一聽就是祝縣出來的。果不其然,就是之前的縣學生。
祝纓問道“怎么回事”
“縣令說,路總是要修的,趁現在沒活干,輪流出人,把路再整一整,以后人員往來也方便。通往西州的那一段路,已經修好了。正在伐木,只放干,就能運到西州建房子用”
蘇喆等人都吃了一驚“瘋了才閑下來。”
年輕人道“縣令確實有些安排,也不算太艱難。”
祝纓道“詳細說說。”
原來,祝重華自戰事畢,就開始著手整頓縣內。她自己半文盲,一邊自己學,一邊讓祝纓派來給她的副手、學生等干活。她對本地熟,哪里有什么寨子,一支一個準,可以調度的人手也就更足一點。
安排得都比較合理。營建西州需要建材,這個她也想到了,又組織人進山伐木。
“姥減賦的令下來,縣令就說,事情成了,可以開始辦了。”
祝纓道“走,看看她去。”
“呃,兵馬或許地要收束一個,我到前面去疏通,暫時只能讓出半條路。”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