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篆傳承,代代相傳,絕不會失傳,同樣的符篆,沒有了昔日的作用,張道然暗暗猜測,應該是現在修道之人道行不到家的原因。
張道然不回應,漁夫也不在道門的話題上多說,介紹起四周的風景來:“那是象鼻山,那是天師府總壇......”
龍虎山地處貴省,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十分優美,讓人感覺身在自然,心曠神怡。張道然閉上雙眼,感覺身心放松,靈魂有些升華。
“道門需要親近自然果然不假,以后需要多四處走走。”
睜開眼,竹筏靠近了岸邊。
張道然剛要感謝漁夫,漁夫伸出手來:“十九里水路,一百塊錢......”
深深的看著漁夫一眼,掏出錢張道然沒有講價,本以為漁夫是好心相送,一開始自己就進入了誤區,漁夫不僅打漁,還負責擺渡。
被張道然這一眼看的渾身發毛,看到錢的時候,漁夫還是很高興,接過錢唱著張道然聽不懂的歌慢慢遠去。
向山中走去,有一條寬約兩米的山道,連接一處道觀。距離雖遠,張道然還是看到了道觀門匾上的大字--王靈宮。
到了道觀門前,張道然發現,一條寬闊的柏油路通向遠方,連接龍虎山方向:“貧道似乎又吃了虧...從龍虎山坐車到這里,恐怕也不到一百塊錢......”
拾階而上,張道然抬頭看著王靈宮,處處現代氣息,沒有絲毫古韻。皺了皺眉隨即釋然:“龍虎山三宗六派,發展成了旅游勝地,這里應該是建造沒有多長時間。”
“真人!”曾經見到過的張一茂,恰巧出了道觀,看到張道然到來,迎了上來:“真人來了,也不打個電話,小道去接真人......”
一拍額頭,張一茂臉色一紅:“當初被真人風采折服,忘記給真人留下電話了......”
“真人請...小道這就去通知掌門......”
張一茂拱了拱手,匆匆返回道觀。
張道然也不以為意,打量著王靈宮,占地面積不大,不過千于平,還不如三清觀占地面積大。只有七八間房,一座大宮殿,道觀的院子很小,擠在一座不過數十米,被削平的山頂。
還沒有進入道觀,張道然就看到道觀門前,站了二十余人,一位老道被七八位中年道長圍在中間。看到張道然,老道在眾人攙扶下,向下迎來:“真人遠道而來,老道張道全有失遠迎......”
張道然心中了然,張一茂當初在三清觀道觀門前聽到張道然誦經,必然把當初的感受說給了張道全聽,張道全才會有如此的反應。
“貧道張道然,見過道友......”
抱拳躬身,張道然還了一禮。
“真人來了,老道也就放心了。冬月十六開始講道,今天已經是冬月十四,真人在道觀靜修一日,老道到時請真人前往天師府聽道......”
到了王靈宮,張道然被安排一間寬敞的房間。房間中有書桌,書桌上有黃表紙,有朱砂毛筆,準備的很是齊全。
“張道全沒有說去講道,而是說去聽道......神宵派竟然沒落如斯了嗎?”
神宵派是龍虎山正一道中,繼承發揚雷法符篆的道派。
走出房間,看到一位神宵派弟子,張道然問道:“請告訴掌門一聲,貧道想求一張神雷符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