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人邀請論道是一種機緣,不可不去......”陸靜道長面帶微笑:“道觀只有一艘小船,不能帶走所有人,待會兒風塵道友必然經過這里,就一起去三清觀。”
“老道就不去了......”
卿凌子道長房間中傳來一道淡然地聲音:“老道感覺得到,大限將至,難以入道,聽道也難以延續生命。”
靈脈不開,靈氣難以入體。三清觀張真人講道,入道者聽道能有感悟。不入道者,聽了張真人講道,也只是受到靈氣洗滌身體,難有感悟。
陸靜道長默然,沉思不語。
卿凌子道長為什么不去三清觀,陸靜道長很清楚。張真人講道,道法紛呈,異象環生。對于入道者來說是一大機緣,而不入道者,每一次機緣就在眼前,卻無法把握。明知往前一步就是仙緣,卻始終原地踏步,難以入道。
“卿凌子道友,這是心灰意冷了。”
修道數十年,本以為自己修道,得到了解脫,張道然的出現,讓修道者幡然醒悟,原來他們修道數十年,修道之門都沒有踏入。數十年修道,尚且不如張一方程一言修道三兩年。
“師傅,弟子也不去三清觀了......”
正在沉思,陸靜道長聽到這聲音,目光落在夢熙與陸貞身上。眼眸中帶著不解,臉上帶著失望。沒想到兩人,竟然同時拒絕前往三清觀。
“你們卿凌子師伯看透塵世,自知沒有道緣。而你們,此時已經入道,張真人講道,是一大機緣,你們為何不去?”
陸靜道長的失望,讓夢熙感覺一絲緊張,心里有些迷茫:“是啊,貧道為什么第一時間就如此抗拒?”
至于陸貞的拒絕,很明顯,就是因為情之一字。
“清齋道庵,本是祖師棄佛從道創立,至今已經數百年歲月。”陸靜道長眼眸中帶著絲絲黯然:“傳承數百年,到了貧道這一代,沒有能夠入道者。清齋道庵萬幸有陸貞與夢熙兩位入道弟子,貧道自知難以教導,引導你們修道。張真人道法通玄,境界高深,能夠聽聞真道,是不可錯過的機緣。”
陸靜道長滿臉憂慮,看著神堂方向:“貧道慚愧,收了兩位資質絕佳的弟子,自己的修為境界,反不如兩位弟子。不能在修道道路上提供什么幫助。”
伸手阻止要說話的陸貞還有夢熙,陸靜道長神色一陣變換:“貧道有時也很后悔,無法引導你們兩人修道,卻收你們入門墻,委屈了你們兩人。是以張真人講道,貧道還是希望你們能夠去聽道。貧道無法教導,希望借助張真人之手,賜予你們機緣。”
“清齋道庵,在此處開立宗壇,理論上講已經屬于三清觀一脈。是以,張真人是我等宗主,聽他講道,修他之道不算是叛變師門。”陸靜道長眼眸之中有些憂慮:“貧道無法引導,而你們拒絕前往三清觀,錯失機緣,獨自摸索,恐怕會走很多彎路。”
陸靜道長雙眼如同看透塵世,帶著一絲睿智光芒:“貧道知道陸貞想法,夢熙想法貧道也清楚。”
陸貞臉色有些詫異,有些緊張。夢熙則有些迷茫,心里很亂:“師傅能夠看出貧道的想法,貧道自己為什么不清楚?”
“修道本是借鑒萬家之長,完善己身。清齋道庵傳承,自有你們師姐師妹繼承。而你們兩人,貧道卻希望,能夠在未來,為清齋道庵,創立修煉一脈。”
這是陸靜道長的期盼,把宗壇從龍虎山搬到湖心島,不惜得罪龍虎山,就是為了能夠讓門下弟子,靠近機緣。
“道友說的不錯,傳承不斷絕,能夠繼往開來,才是師門幸事。”風塵道長走了進來:“可惜,貧道修道數十年,至今沒有一個弟子,與貧道相比,道友真是幸運。”
看著夢熙還有陸貞,風塵道長笑道:“老道修道數十年,入道比兩位師侄還早,尚且需要張真人解惑。兩位師侄,錯過這一次機緣,不知道何時才有機緣呢。兩年多了,沒有聽到張真人講道,貧道修煉之中的迷惑,希望這一次聽道,能夠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