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道心變化,適應所修之道。
這就是修道,前一刻悲天憫懷,胸懷天下,下一刻冷漠無情,坐觀世間變化,生生死死!
“貧道認為,修道不僅僅是體悟道,也是在體悟自身。修道,其實就是在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感悟,修正自己對于道的理解,修正自己的所作所為......”張道然微微一笑:“只有不斷修正,才能心無瑕疵,心靈純凈。當然,這是貧道現階段對于道的理解,或許未來這種理解還是會被推翻,再有新的感悟。”
“就如同道友,游歷世間數十年,見證無數生生死死,無數幸福禍患,一直冷眼旁觀,現如今道心變化,心有慈悲,開始悲天憫懷......”
張道然臉上笑容消失:“道有千萬種,道門與佛門不同。佛門一直講究慈悲為懷,或許真的做到了,或許沒有做到而在努力。佛門修心,道門修道。是以,佛門心境永恒,道門心境多有變化,所以佛門很少有走火入魔,而道門時有發生。不是貧道冷漠無情,一枚丹藥救人命,貧道道心波瀾生......”
道心不靜,如何修道?
恒空沉默,看著遠處風景,久久不語。
或許短短一秒鐘,或許過了一個小時,恒空雙手抱拳,深深一躬:“道友,可否賜予貧道一枚洗髓祛病丹?”
張道然神情不動,身體也沒有動,靜靜地看著恒空,而恒空一直保持抱拳躬身的姿勢,久久沒有起身。
“唉...”
張道然嘆息一聲:“貧道修練我道,不懼承負,不擔后果。而道友修煉天道,這一次決定,或許是道心變化而生,卻要知道,未來很多變數,因為這一枚丹藥而生......”
恒空的用意張道然瞬間明白,張道然因為道心變化,沒有去幫助魏把頭。而恒空求丹,張道然給恒空丹藥,丹藥屬于恒空,不再與張道然有所關聯。
“貧道為了適應道心,道友也是為了適應道心。貧道修道,道友也在修道。”掏出一枚丹藥,張道然遞給恒空:“貧道道心平靜,不能讓道友心境有瑕疵......”
“多謝道友......”接過丹藥,恒空臉色凝重起來:“此丹,是貧道的,與道友再無關聯......”
說罷,恒空一步踏出,已經到了百米之外。再次幾步踏出,恒空身影消失山林之間。
張道然轉身,看著遠處風景,忽然一笑:“同道之人,果然不同。”
張道然與恒空之間,很多問題不需要解釋,對方都能明白。剛才恒空最后那一句話,切斷丹藥與張道然的聯系,未來天數變化,不會因為這一枚丹藥,連累張道然。
恒空這一去,并沒有多長時間就已經返回。
與臨走之前臉色肅然不同,恒空回轉,眼眸之中有一絲輕松:“多謝道友成全,貧道感覺心境有所變化,有些感悟。”
“這是道友的道,貧道只是推波助瀾罷了。”一步踏出,身在百米之外,張道然的聲音有些縹緲:“東岳泰山,或許會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