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混沌,除了天地已分,一切如舊...
云孟子感覺,自己的靈魂,就在這一方天地之中,上下飄飛,恍如融入天地。
云孟子知道,這就是自己的靈魂體現,雖然活了數十年,但是自己的靈魂一片空白,沒有任何修道的痕跡。這一方天地,就如同自己的境界,寸草不生,沒有半點生機。
“如果,我可以讓這一方天地,滋生一些生機,讓這一方天地,出現生命,那么我就能夠入道了...”
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明悟,云孟子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這種感覺,仿佛源自于靈魂深處,又如同大道之音之中,帶來的一剎那間的靈光閃動,讓他對于修行境界,有了最基本的認知...
“次思紫炁從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九過,結作九神,一神紅袞冕,左四神青衣冠,右四神白衣冠,下入絳官,穿兩膀胱尾閭穴,上沖泥九,兩眉中間紫戶之外宮,順時吐息...”
講道聲音持續傳來,云孟子感覺越來越是高深,漸漸地,自己的理解根本就無法能夠明悟。
云孟子僅存的意識,感覺到一絲絲惋惜,感覺到一絲絲恐慌:“這是天大的機緣,奈何我,根本就無法理解...一開始,講到的內容還能夠印刻在腦海之中,現在飄飄渺渺,講道的聲音,左邊入我耳,右邊出我耳,根本就很難記住一個字...”
這就是道法,這就是聽道。
張道然之前講道,每一次講道的內容,都會烙刻在每一個人的心田,就算是想要忘記也很難忘記。
隨著修為境界的提升,張道然現在講解的道法,與之前降解的道法,本質意義上來說,現在的講道,有別于之前的講道...之前的講道,比喻成九年義務階段學生學習的知識,只是相當于一年級二年級,現在已經屬于初中年級的知識...
云孟子這種修道者,就如同剛剛入學,還沒有開始學習九年義務一年級的知識,講解一年級的內容,他還能夠領悟一部分,一個從來沒有學習過的文盲,絕無可能理解初中的知識...
云孟子現在就是這個階段,他根本就無法理解,無法參悟。
“算了...機緣在我,能夠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吧...”
云孟子不再強求,就算是著急,就算是心焦,就算是刻意去記,可以去理解,最終也是一無所獲。
最后一絲意念,沉入剛才荒蕪的世界,順著講道帶來的那種飄飄渺渺的感覺,仔細的體悟這一方荒蕪的世界每一個角落。云孟子這一剎那恍然而悟:“貧道差點誤入歧途...現在貧道什么都不懂,還沒有入道,就算是聽張真人講解神仙之道,貧道也最終毫無所得。現在貧道,當細心體悟現在的靈魂世界,當貧道能夠理解自己的靈魂世界,就能夠入道嗎?”
“次思金光從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三過,結作三神,一神狀如秀士,紅錦抱,玉束帶,二神侍立1,下入左乳,穿絳官,入右膀胱,卻入左膀胱,上穿絳官,入右乳內,過肺之后戶,順時吐息......”
恍恍惚惚,講道聲音,不再是剛才那種飄飄渺渺,變得真實起來。云孟子心神一震,一剎間,靈魂仿佛碎裂...
幾乎是下意識地,順著講道聲音,身體本能的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