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釅以大婚為由頭,要所有諸侯來王城覲見。
前有反叛的諸侯國被滅,擺明的鴻門宴,這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諸侯們紛紛找出理由推辭,只派手下送出大禮,上貢無數。
瑯釅不想離開阿忘,把蒼鷲派了出去殺雞儆猴。這次不再波及底層小妖,只誅殺諸侯。在妖山國度里,吃掉更多同類,妖力就更強悍,故一般來說,妖力越高深的妖在歲月里只會愈發強大。
瑯釅上位殺掉了前一代大王并食用殆盡,又在做了王上后將所有年齡大于他的妖盡皆殺戮吞噬。
幾十年前又征戰東山,將整個東山諸侯國的妖生吞八成。他可以數百年不用進食,依舊存活。
且妖王為九尾狐,外界并不知他到底還剩多少條命,只要他沒死透,活過來一邊拼殺一邊吞噬,妖力只會愈發高深恐怖,就算傾盡所有諸侯國的妖力,也無法抵抗妖王。
有消息靈通的雌妖諸侯,打探到王上為何突然暴虐殺戮,將同為大妖的丈夫殺了獻上,蒼鷲的軍隊收了新鮮的尸身就轉道別國。
尸身的傷口被雌妖諸侯貼心地縫補,盡量保留了血液,且用了特殊的保鮮方式,當晚就運到了王宮。血液榨干裝罐,肉塊切碎儲存,妖丹碾成粉混著血喂仍然昏厥的阿忘喝下。
一時之間,諸侯國內,夫妻相殘父子相殺之事肆意蔓延。大家都有了默契,獻上一頭大妖,就能夠逃過此劫。
妖山妖類眾多,但大妖極其稀少。且大妖難有后代,無妻無子的諸侯只好殺了屬下獻上,但哪有甘愿等死的下屬,也有的先下手為強,殺了諸侯成為新的君主,將舊主尸身獻上。
試圖聯合各諸侯國圍攻王城的妖類慘死,而底層小妖剛燃起的反抗勢力也在這場只殺諸侯不殺小妖的風波中消弭。
妖山弱肉強食,文明的基點便是暴食,能活下來的妖沒有良善之輩。
吃同類殺同類肆意為虐以暴易暴,沒有真心聯合的基礎,只有數不清的背叛與倒戈。
妖山,名為妖的山林,實則養蠱之地。獸類狩獵是為生存,而妖類屠戮與貪食,除了生存之外,更是為了追逐強大的力量。
所以就算妖能吃人,他們也并不會出妖山,承受力量被削弱的痛苦以及停留時間過長永遠失去力量的可怖。
且人間國度也有殺妖的道士或
修士,越強大的妖類被禁制削弱的程度也越強,出了結界,被殺的可能遠遠大于呆在妖山內。
而那些逃到人間的小妖或肉妖,力量削弱后與野獸無異甚至更弱,往往吃不上幾個人就被誅殺,或吞食野果野獸墮為獸類。
一妖之下萬妖之上的蒼鷲當初出妖山,藝高妖膽大,但即使如此,也受了重傷差點死在結界外。
妖山里通常壽數越大,妖力越高深,但并不絕對。蒼鷲能五百余歲誅殺多頭七八百歲的大妖,妖王瑯釅當初三百余歲便將活了上千年的前代大王吞噬,并在實力大漲后吃光所有三百年歲以上的妖,自此稱霸妖山,無妖可擋。
暴食便是其中關鍵。
當初妖王忌憚瑯釅,將其驅逐到妖跡罕至只進難出的墮魔谷上百年,然而他活了下來。其后妖王不斷派出大妖誅殺瑯釅,全被瑯釅反殺吞噬。
瑯釅殺一城吃一城,抵達王城那日,已是無法形容的強大。
在吞噬妖王后,瑯釅厭惡所有年歲比他大的妖,一城一城一國一國殺過去,小妖倉促逃亡,大妖東躲西跑,最后剩下的只有妖力淺薄寥寥無幾的低階大妖和數以億計的小妖。這些大妖被瑯釅封為諸侯,重新劃分國度管理小妖,繳納賦稅定時上供。
之后的歲月里,大妖才日漸多出一些,瑯釅將已分配的諸侯國領土不斷分割給新的大妖。無妖膽敢有異議,但隨著大妖越來越多,瑯釅就懶得分了。
隨后這些大妖成為妖王或諸侯的手下,偶有噬主者成為新諸侯,瑯釅也懶得搭理,只要按時上供誰是諸侯他并不在意。
故,試圖聯合諸侯國抵抗妖王的妖類失敗的理由很簡單,妖王過于強大。而大妖肆意吞噬奴役小妖還能不崩盤,也是力量差距猶如海與粟米。
近百年來,上升為大妖的渠道越來越窄,小妖中的野心家們,對于此次妖王殺諸侯,樂在其中樂不可支。不死一批大妖,他們怎么上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