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在一旁默默思索的栗屋光若,京極高政心里差點笑出聲。
剛才說的話都是京極高政自己的一些想法,并未付諸于實際行動此番說出來,說白了就是想忽悠栗屋家按照這種辦法去組建水軍,京極家也好看看成效。
若是此法當真可行,那么京極家也可以開始按照這樣的方式去搞。
若是不行,那京極家也沒什么損失不是
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不外乎如是也
若狹,遠敷郡。
作為若狹武田家本據的后瀨山城便修筑于此。
后瀨山城內的武田氏館內,現年40歲的武田家當主武田元光正一臉疲憊的坐在榻榻米上,身旁還站立著倆名少年。
武田元光感覺自己已經時日無多了,這段時間一直渾身乏力,偶爾伴有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的癥狀。詢問了很多醫者,只說是心疾,但至于如何治、能不能治好,卻沒有人敢說話。
前些天有家臣進言說武田元光這是染上了邪氣,建議武田元光請高僧日夜誦經以祛除邪魔。
武田元光當即花了重金請來了數名臨濟宗的高僧為自己誦經,然而幾天過去了,自己的身體是越來越差,為此武田元光也慌了神。
自己正值壯年,還有好多雄心抱負沒有開始,這就要死了
好在武田元光也是一個看得開的人,死就死了吧,只是在這死之前,武田元光得把身后事給安排好。
若說武田元光最為關心的是什么,那自然是自己死之后武田家家督的繼承人問題了。
毫無疑問,武田元光最中意的對象乃是自己的嫡長子武田彥二郎武田信豐。
但武田信豐今年才20歲,雖然詩歌方面的造詣頗有乃父之風,但是對軍務政事卻一竅不通,在家中更是沒用半點威望可言。
武田家內部似栗屋、逸見、武藤等重臣,各個都是知行地石高過萬,財大氣粗之人,武田元光就怕武田信豐壓不住家中的家臣,從而導致武田家出現內紛。
家臣中實力強的有好幾個,武田元光自然不可能一下子全收拾了,到時候這些人聯合起來搞事情的話即便是武田元光自己都要頭疼。
所以武田元光決定拉攏實力較弱的倆家,打壓實力最強的一家。最后再挑動剩下倆家之間的矛盾,從而做到平衡家中勢力的目的。
實力最強的栗屋家自然是第一個下手的目標。
但是就在自己剛剛準備動手的時候,栗屋家對此卻反應強烈。而且自己那個不省心的弟弟似乎也要搞事情,這就讓武田元光很頭疼了。
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