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面無表情,仔仔細細讀完了長恨歌。大概是被“西南行”給擊穿了下限,她的承受力大大提高,唯有在讀到“宛轉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時,才稍稍抬了抬眉。
顯然,后面皇帝聘請方士上天入地尋求愛妃的浪漫橋段,就實在沒有必要傾注什么精力了。僅僅提煉出原詩在漁陽之亂的急轉直下的描述,她隱約也猜出了這首長詩的主旨,以種種跡象來看,似乎詩人并不是要譏諷自己畢竟母家姓楊,女皇未免有點過于敏感,而是以曲筆寫了自己那好大孫的光輝事跡。
就只言片語判斷,他的好大孫應該是寵幸了某位姓楊的妃子雖然長恨歌中將二人的相處描繪得纏綿悱惻嫵媚動人,但女皇同樣也是詩人,還是筆力頗佳的詩人,當然知道詩人興致所至可以編造出怎樣匪夷所思的胡說八道,所以愛情不愛情的聽過就罷,徒留審美價值而已,而后在漫長的怠政中激發了漁陽邊將的叛亂,并被迫放棄長安,逃奔至西蜀避難。從詩歌中那位楊妃的遭遇來看,恐怕她的親戚還被卷入到了叛亂之中,才會激起六軍的義憤,慘遭殺身之禍。
女皇掌握的情報與脈絡何等豐富僅僅只是無意透露出的一鱗半爪,她已經能浮想聯翩,推測出無數歷史進展的可能,乃至于隱約窺伺到了自己所殷切渴求的那個未來。
等等,如果一首詩中都能窺探出這么多的消息
皇帝倏然從蒲團上站了起來,撿起了長桌上碩果僅存的那個盲盒,啪嗒打開。
果然,在叮咚一聲之后,盲盒中浮出了耀眼的金光
盛唐之音的絕唱
天幕娓娓的聲音響了起來
在古老的希臘神話之中,主宰藝術與美的女神繆斯擁有著兩幅面容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下屬,因此情操高尚、舉止文雅;但在更多的時候,她卻被酒神狄俄倪索斯所影響,往往變得瘋瘋癲癲、莫名躁動,永遠超出凡人的意料之外。
當然,這種神話的創造與其說出于虔誠,倒不如說出于疑惑。古希臘人仔細的觀察詩歌舞蹈戲劇及一切的藝術,但無論怎樣以理性思考,都實在不能在這些千姿百態的美麗中找到什么規律。最后他們只好放棄,并在郁悶中下了自己的結論既然藝術如此不可理喻,那想必司掌藝術的神明也是同樣的不可理喻吧
這種結論自然有點莽撞。但在回望唐初至盛唐那一段光景時,恐怕華夏的后裔們也會生出相似的疑惑雖然都是在整個文明與社會昂揚向上,“中國之強前所未有”的時候,但僅以文藝而論,短短數十年之間,這數量的差距未免也過于懸殊了
說實話,太宗朝雖然還沉浸于六朝宮體詩的窠臼中無法自拔,因為名家寥寥,但至高宗、則天兩朝,虛浮、綺靡而妖艷的詩風被洗滌殆盡,新的文藝已然吐露新芽。相對于六朝至唐初的頹靡而論,無論是高宗朝之初唐四子,則天朝之“文章四友”、“吳中四士”、及陳子昂等,都算是超拔而杰出的當世之英,足以煊赫千古的凜凜文筆。即使將來千秋萬代之后,初唐憑著這么幾位人物護體,都可以在文壇中橫著走。
皇帝立刻從蒲團中坐起了身當日她以皇后之尊,召集善詩工文的學士集于北門處理政務,一面是為了另辟蹊徑,借吟詠詞賦打造干政的班底;另一面卻也是對詩詞歌賦真心喜愛,念念不能忘卻。當日她聆聽駱賓王之討賊檄文,尚且遺憾感懷,乃至責備宰相遺漏了賢人;更何況而今驟然聽到這么一長串能橫掃文壇的名字
天可憐見,中古時代通訊閉塞之至,縱使尊貴如皇帝,除特意探查細問之外,其實也很難知道京城以外的變動,不過是井口稍微大一點的青蛙而已。迄今為止,什么“吳中四士”,皇帝真正是聞所未聞,一無所知。
正因為一無所知,所以驟然聽到這個稱謂,女皇才不由生出了由衷的喜悅如果這“吳中四士”竟爾與陳子昂有并列的資格,那么管中窺豹,他們文章的水平便可以想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