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召魏征、房玄齡。”至尊淡淡道“再召傅弈。”
當宮廷的使者疾馳出太極宮大門之時,太子少傅、行中書令傅弈正在琢磨星圖。
不錯,正是太子少傅、行中書令煌煌正品的高官,足以昂首闊步入太極宮政事堂與皇帝宰相議政的絕對重臣,堪稱朝廷柱石與棟梁的頂級官僚。如果考慮到僅僅五年以前,傅弈還不過是區區從五品下的太史令,那這升遷速度簡直已經算是祖墳著火,可以讓人懷疑皇帝神智是否清醒的地步。
當然,數年之間青云直上直沖九霄,不止朝中百官側目而視心懷叵測,就是傅弈自己也覺得難以承當。但在如此非同尋常的任命上,皇帝卻展示出了相當罕見的強硬,不僅彈劾與勸諫的奏章一律留中不發,還繞開政事堂直接下發中旨,給傅弈賜了個男爵的爵位,毫無疑義的展示了抬舉這位太史令的堅決態度。
而更為離奇者,還在于政事堂中諸位宰相原本中旨賜爵是對相權極大的侵蝕,但相公們與皇帝稍稍議論數次,立刻便一轉攻勢,以絕對強硬的姿態附和至尊對傅弈超出尋常的提拔。如侯君集等激進者,干脆公開宣揚所謂“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要求朝廷重用如太史令一般的賢才,以此為天下垂范。
“不拘一格降人才”詩倒是好詩,但百官聽起來總覺有點不是滋味意思是我們就不是人才唄侯大人您晚上可別睡太死。
當然,雖說傅中書官職等身形同宰相,但他畢竟不同于料理政事的真相公,皇帝雖爾青眼有加,但托付給他的事務卻格外簡單只不過是深居閣中,繼續研究天文星圖而已。
“傅公發現的那個什么星體運轉的規律很好,很有用處。還要多多做這樣的發現才好”皇帝特意溫言鼓勵他“不過一人智短,傅公應當再招攬天文算學的人才,為國效力才是。天文星象國之大事,朕會命諸皇子公主一并研習。”
說實話,傅中書不過是偶然間發現了星體繞太陽軌道的形狀而已,這樣小小的規律,似乎無論如何也稱不上“很有用處”,他為此大感迷惑,但終究不敢質疑陛下的睿斷,只能召集國子監中的算學博士,日夜研究這玄妙莫測的星圖。
而今日,今日,反復琢磨數年之后,傅中書似乎又隱約接觸到了某個至為重要的定律。
他注目凝視良久,俯身在星圖上作下了最后一個標記。
“如此一來,應該便是清晰無誤的了。”他喃喃道。
旁邊侍奉的太史丞李淳風隨之點頭
“傅公大才,見解極是。”
縱使心智沉穩,聽見得力下屬的奉承,傅公還是不由笑逐顏開
“哪里,哪里算學上老夫不算精通,還要足下多多指教才好。”
李淳風俯首稱是,卻徑直趨向星圖之前。自皇帝任命傅中書主管天文星象并兼有選拔人才的特權以來,李淳風算是他慧眼薦拔出的第一流人物傅公雖然借由星圖隱約意識到了星辰環繞太陽的軌跡,卻苦于學識不足,僅僅只能停留于大致的描述;而李淳風曾研習過西域大秦傳來的密法,算學之強當時無匹,于是一眼便在這冗雜的軌跡中看出了真相星辰環繞太陽并非僅僅是個類圓的軌跡,它實際上應當是大秦典籍中所述之“橢圓”
而且,這種橢圓的軌道似乎不僅僅局限環繞太陽李淳風詳細糾正了幾個月亮運行的觀測數據之后,便將炭筆遞還給了傅弈。以幾人平時工作的默契而言,這便是“驗算合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