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來好笑。老夫在此地辛苦經營一年,還不如陛下輕輕一道圣旨來得有效。十幾日前陛下發下旨意,要在隴右道實驗什么以算學農學取士,立刻便有本地的大族向我探問,要求取九章算術一類的書籍。嘿,這些大族醉心弓馬不好讀書,而今主動求教,真是異事。結果嘛,我仔細問過了才知道,原來這些人也不是不喜讀書,只是往日朝廷考核經義策問,他們自問隔絕中原太久,再如何用心也及不上關中,索性不再浪費精力。至于這算學農學嘛,雖爾也與關內富盛之地有差距,但總還是追得上來的,所以很愿意學一學”
說到此處,公主不能不開口了。李麗質低低道
“是么
“那是自然。”杜如晦頷首道“當然,隴右的大族還有顧慮。他們畢竟淪落于異族太久,在長安實在沒有根基。就算學有所成,會不會在用人選人時被排擠呢”
杜如晦頓了一頓,淡淡道
“便譬如明之南北榜一般。”
“陛下是明君,不會不顧及自己的子民的。”李麗質輕聲道“再說,不還有杜公為他們保舉么”
“圣上必定會顧及。但圣上的事情太多了,難免會有疏漏。而隴右與中華分隔得太久了,雙方都有不可解釋的猜疑;朝廷中一點小小的疏漏,都會在此地激起莫大的風浪。真到了那個時候,難道要學洪武皇帝開殺戒么”杜如晦平靜道“至于老臣,老臣當然會保舉,但老臣已經快要死了。”
李麗質立刻從小凳上站了起來,神色肅穆凝重之至。
杜如晦神色自若,甚至微微笑了一笑。
“公主不必操心老臣的死活,公主應該操心老臣還沒有辦完的事情。”杜公柔聲道“老臣年近五十,可死;待罪宰相,恩遇無比,可死;子孫皆貴,無所不足,可死;所以忍死以待者,是要為隴右道的大事找一個替手隴右道新歸中華,在朝中的聲量實在太弱。需要有人為它保駕護航,為它疏通上升的階梯,爭取長安的恩遇,平等對待此地的百姓。如此徐徐圖之,才能混而為一,不至于貌合神離,再次分崩離析“
“不過,這樣的人選的確難找。此人要有圣人絕對的信任,又不能太卷入政事之中,如此若即若離,才能掌握安撫隴右的尺度,既能抵擋心懷叵測的攻訐,又不至于陷入政潮,無可自拔;此外,此人的身份還要超然一點,不然長期的照拂隴右,總有挾地方以自重的嫌疑喔對了,安撫畢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此人最好還要足夠年輕,能夠把事情辦完。”
“這么說起來,人選似乎不多了呢,公主殿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