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書說,工業化的道路艱難險阻、莫可名狀,路上死者枕藉而尸橫遍野,流下的鮮血能充塞整條黃河。即使大漢皇室,也未必能在這樣的劇變中存活下來,搞不好就會淪落為歷史的渣滓余燼,歸于黃粱。所以它苦口婆心,勸朕還是要謹慎行事,不可太過操切。這樣的反復比喻,朕亦不能不動容。”
霍去病眨了眨眼一貫老辣精明算計百端的天書居然有這樣委婉誠懇的言辭,真正是超乎意料的罕見;不過,也正是這樣罕見的誠懇言辭,反而有意無意的暴露出了什么。
這名為“工業化”的進程,恐怕相當不一般吧
“陛下做了回復么
顯然,皇帝同樣在天書的含混其辭中捕捉到了敏感的關竅,于是他微微一笑
“當然。朕告訴它,朕不信。”
霍去病
為啥不信
當然,霍將軍很快反應了過來皇帝再怎么剛愎強猛,終究不是腦癱的杠精,絕無可能將天書的警告視為無物,之所以表現出這樣混不吝的態度,大概是想從天書口中再敲詐出一點關鍵的線索。
而天書呢天書未必察覺不出皇帝陰損的用心,但它卻實在不敢做此冒險天幕曾稱許皇帝心意之堅,已至精鋼不可奪其志之境;可換個方向想,這“精鋼不可奪其志”,不就是一條道走到底的魔怔么
要知道,武皇帝秉政四十余年,固然在痛毆匈奴與開拓西域的大事上百折不撓,永不回頭;可一旦沉迷于方士巫蠱長生秘聞,那也是瘋批魔怔而堅定不移,直到賠光了一家老小子孫三代,才終于幡然醒悟,算是懸崖勒馬。
要是皇帝真被什么“工業化”的論調所迷惑,瘋批上頭來個強力推行,屆時天下鼎沸社稷丘墟,難道天書能頂得住這個責任么
它當然頂不住。所以,在半推半就的怒氣與遲疑中,天書泄漏了更多的消息。
“上蒼告訴朕,這所謂的工業化絕不是組織一批力工制造火器,便算大功告成。”皇帝平靜道“實際上,如若真組織起了這么一批力工,那么整個天下的局勢反而會不可揣測。以天書的話講,這叫先進生產力必定會反作用于整個社會,如若社會制度不能適應,則可能被急劇膨脹的生產力直接刺破,乃至剿滅無余”
他停了一停
“當然,朕不太明白這生產力是什么,似乎是生產器械的能耐。但要打個比喻的話,那么大漢便譬如母體,生產力便譬如嬰兒,如若母體孱弱而胞胎過于旺盛,那么壯盛的嬰兒就會直接破體而出,將整個國家拖入滅亡的境地。”
“所以,生產得太多,生產得太好,其實也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