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剛剛不還是溫良恭儉讓謙和退讓到近乎軟弱的地步嗎怎么瞬息之間一轉攻勢,直接就快進到了拷打使者的地步呢這兩種態度之間都不需要做個緩沖的嗎
我是不是錯過了中間的哪個步驟
公孫弘自是體察到了冠軍侯的驚駭。大概是先前已經遭受了足夠的震懾,丞相輕輕嘆氣,但終究面無表情,繼續解釋
“拷問出消息以后,使團劫持了龜茲國王,而后以陛下賞賜的節杖調集了忠于朝廷的漠外精兵,充作龜茲上貢的隊伍混入了烏孫國內;博望侯以進獻禮物為名,在酒宴上刺殺了烏孫國王,而隨行的護衛軍士則趁機煽動宮變,與早先聯絡的貴族一同控制烏孫王都。博望侯受命主持烏孫國事,扶持被匈奴貴戚所打壓的幼子須靡為繼任之主,并借勢誅殺一切親近匈奴的逆賊。”
冠軍侯
彳亍吧,似乎比定遠侯更為生猛一點。
他只能喃喃開口
“倒真是意料不到”
是的,的確是意料不到。皇帝原本擬定的計劃是以大軍威懾西域諸國拋棄匈奴而歸順大漢,為此擬定了極為詳細的計劃;而今使團驚天一擊,不但匪夷所思,抑且一舉改變了西域乃至整個漠北的局勢烏孫控弦十萬,為西域第一強國,甚至足以影響漢匈交戰的局勢;當下一朝為漢使所滅,則動蕩必將流布擴散、難以計量。設若西域因此生亂,則原本規劃妥當的用兵之計,恐怕要盡數付諸流水
這樣曖昧難言的損失,至尊可以忍受么
霍去病沉吟片刻,終究還是開口了
“但無論如何,博望侯都是有功而無過。”
不錯,博望侯既然奉命出使,那本就有臨機決斷君有命而不從的權限。征討西域的大計是由朝堂袞袞諸公考量,怎么能苛責孤身在外的張騫
再說,霍去病對自家陛下的脾氣一清二楚,自然知道此舉絕不會有什么避諱如天書所言,在另一部歷史之中,霍去病自己可就曾封狼居胥山而禪姑衍,以臣子之身而行近乎于君王的禮節。皇帝連這個都不在乎,還會在乎區區烏孫國王的性命么
他又不姓趙,對吧
但不知為何,公孫弘的老臉皺得更緊了,活像是發霉的絲瓜。他躊躇片刻,終于開口
“博望侯自然有功無過。只是此事中出謀劃策者,卻不止博望侯一人冠軍侯可曾記得,當初陛下曾揀派羽林軍中習練優勝者,入邊軍得一份前程此次突襲烏孫王宮,便有羽林軍出身的屯長居中指揮,調度如臂使指,方而能以少勝多,一舉攻堅克難。”
霍去病霍去病再眨了眨眼。
好吧,他算是知道公孫弘為什么要找上自己了。羽林軍是霍去病親手訓練,調羽林軍士卒入邊軍又是出自公孫弘的手筆,就事論事而言,他們居然都已經算是休戚相關的局內人。
只是,羽林軍改制的效果,似乎有點過于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