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嬌娘
晉江文學城喃喃果著
順平十八年,四月十七。
已是仲春時節,柳色慵倦、黃鶯懶憊。
英國公府上,有貴客盈門。
公府乃太祖親賜的府邸,鄰里皆是朱門綺戶、烏衣門第。宅內粉墻環護、華庭深擁。又有曲水回廊、山石相綴。
國公爺當年繼承了老太爺的華宅,不知羨煞多少勛貴子弟。
六進的宅院,有衣香鬢影,亦有庭院深深。
角門旁的荒涼偏院中,花木扶疏。除了阿嫵長居于此之外,只有春光日日造訪。
貴客登門的喧囂,自然傳不到她的耳中。
阿嫵躺在竹椅上捧卷讀書。似是春光太盛,她瞇了瞇眼,抬袖擋了一擋。
雪膚如白璧無暇。
日光之下,恍若透明的水玉。
忽地,她從竹椅中驚坐起,柳腰折出纖柔的弧
腳步聲漸次傳來,似是有人來了。
阿嫵把書藏好,才整理起凌亂的烏發。早些年,她還會在人前露出讀書的模樣,卻總是招來諷刺“阿嫵啊,你不會真想學你父親,考出個探花功名來罷”
久而久之,阿嫵便學聰明,避著人偷看了。
就連有婚約的表兄,也沒告訴。
庭院空蕩,連個服侍的人也無。只有雪膚朱唇的美人慵坐于竹椅上。
春衫纖薄,細腰窈窕。清月似的眸子好奇地探來,似凝著葉上清露。
趙婆子一推開門,便見到這般情景。
她渾濁的眸中飛快掠過一絲驚艷,旋即化作了深深不屑生得再美,不過是破落的孤女,比不上她們小姐的萬分之一
她擠出一個干巴巴的笑“唐姑娘。”
國公爺羅鴻的原配妻子,是阿嫵的姨母。她在世時,阿嫵是府上的“表姑娘”。
待姨母離世,姨父國公爺續弦之后,她也從“表姑娘”變作了“唐姑娘”。
繼夫人有自己的侄女,先夫人的侄女,成了府上格格不入的外人。
聽了這稱呼,阿嫵的秋水明眸眨了眨。
若說初時有些傷懷,這么多年下來,早也習慣了。
“嬤嬤好,敢問有何事”她問道。
“是國公說有些要緊事找您,派我請姑娘現在去一趟前院。”
阿嫵心中生出淡淡的疑竇在國公府上寄住了數年,她從未見過在前院見過婆子。
她擰眉“今日我身子有些不便。”
豈料話沒說完,婆子便上前捏住她纖細的腕。
“實不相瞞姑娘,老爺有急事相召”
阿嫵明眸微凜,疑竇從三分升作了七分。
但她并未露出異樣,而是柔柔一笑,似春雪消融“嬤嬤別著急,我隨你去便是。”
從偏院到前院,要走上整一刻鐘。
路上偶遇了不少丫鬟,見到她二人,皆露出異樣的神色。
見二人走遠了,才有人奇道“夫人對唐姑娘一向是不管不問的。怎么她的婆子和唐姑娘今日走在了一處”
“可別忘了,表姑娘又來府上做客她對少爺的心思誰不知道唐姑娘和少爺有婚約,她不派人找麻煩才是怪事。這老虔婆是夫人娘家的家生子,定是被表姑娘支使了。”
又有丫鬟道“你們看,她們這是要去哪”
隨著她指尖所向,眾人的臉色一同怪異了起來。
這是通往前院的路。
可前院今日國公爺可是在宴請貴客呀
丫鬟們霎時明白了表姑娘的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