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妍,別把我當神。”
呂瑛不喜歡給下屬太多不切實際的期待,更清楚自己不是無所不能的真神,所以不論誰來贊他真神轉世,他都只給一句大實話我是人。
劉紫妍連忙回道:“是。”
呂瑛起身,招了招手:“我也不是好人,但我不會辜負你這樣的好下屬,跟我來吧。”
他走出大門,祝大午便過來給呂瑛當坐騎,呂瑛無比自然的坐在他的胳膊上:“我帶紫妍去慈育堂。”
祝大午:“是。”
馮箏去叫馬車,嵐山嵐溪作為貼身侍衛跟在呂瑛身邊。
吉葉子,也就是呂瑛除薇媽媽之后提拔的又一個人事主管,主管了呂瑛手下女工們的人事調動,已接了劉紫妍遞過去的冊子,跑去安置那些被送到瓊崖島的六百個女孩。
馬車是四匹青色大馬拉的朱紅馬車,由結實的老船木做材料,車身雕刻了厘家神話中大力神、蛙神的紋路,象征著呂家神裔的身份。
車中放了軟枕薄被,呂瑛靠著軟枕,手指摩挲著這架被造得肅穆神圣的馬車,想起呂家口口相傳的過往。
呂家先祖呂荷為了方便自己以女子之身統治瓊崖島,才假借了雨神后裔的名頭,其實他們家并不是什么神裔,不過是通過血脈傳承了一些對氣象感知靈敏的異能罷了。
可現在大家都將他視作真正的神裔了,人們甚至將死后往生的希望寄托在雨神的身上。
路上,馮箏為劉紫妍介紹道:“慈育堂如今收留孩童三千余人,身體健康完好的有兩千五百人,大多是女童,男童則都是因為身有殘缺,或是天生聽不見、缺了一只手或腳,被視為不祥,才被拋棄。”
劉紫妍疑惑:“既是不祥,怎么慈育堂也收”
呂瑛淡定道:“我請了一尊雨神像放慈育堂門口鎮壓不祥,再讓他們多去拜拜,拜三年就和常人無異了。”
這還是秋瑜出的主意,用他的話說就是“瑛瑛,你搞迷信是有一套的”,呂瑛對此不置可否,只要能達成目的,培養出對他忠誠的、能干活的人,呂瑛也不介意用雨頭忽悠大眾。
想到這,呂瑛嘴角微勾,秋瑜能提出借神的名頭達成目的,可見骨子里和他一樣,叛逆到不信神的存在。
可那么一個人又肯年年為了呂瑛去搶媽祖廟的頭香,只為了求他平安。
慈育堂是島上第一批完全使用水泥建筑的屋舍,都蓋到了三層高,每層十間房,每間住十人,總共十七棟房屋,十棟住人,三棟做教室,一棟食堂,一棟禮堂,還有兩棟一層的平房做了浴堂,形成一個小型建筑群。
與其說這里是一個“堂”,不如說是一座學校。
瓊山城沒空地建這么多房子,便只好蓋到了城外南郊,不遠處就是新落成的島上最大雨神廟,許多呂家軍的骨灰都葬于此處,又立了石碑,上面刻他們的名字和生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