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狐疑不已“你真是我兒子嗎為什么這么蠢不會跟紀王府似的,被賊人偷偷給換了吧”
王遂“”
裴夫人沒好氣的瞥了丈夫一眼“別胡說。”
又道“紀王府那位世子長在民間,倒不似一般的鄉野村夫,我先前在紀王太妃處見過一次,迎來送往都頗得體,到底是龍子鳳孫,非同凡響呢。”
王越倒不曾多想“畢竟打小就被俞大儒看中收為弟子,后來又嫁了愛女嘛,名士左右耳濡目染,總會得些熏陶。”
轉而便將話題轉到了別處“陛下昔年在周王府時,頗好百工優伶,我正準備投其所好,挑幾個合適的人送進宮去,既是給陛下逗樂,若真有個萬一,說不定便會是王家的救命稻草。”
裴夫人蹙眉道“先帝孝期未出”
王越擺手道“我送的是男人,又不是美嬌娥,怕什么”
說到此處,又嘿嘿笑了兩聲,饒是身在家中,但還是壓低聲音“陛下不就好這口嗎南那個風喔”
裴夫人“”
嬴政點了個踩
三省宰相們加班幾日之后,嬴政方才愕然驚覺,繼而在朝堂之上大加褒美,倍以崇揚。
王越立時便出列道“臣聞海晏河清,圣人在而能臣出,天下大吉。這是即將天下大治的征兆啊。”
其余幾位宰相想著班都加了,要還是臭著臉站在這兒,叫天子不高興,那不是白加了嗎。
于是喪事喜辦,也紛紛出言表示天子圣德,臣下豈敢懈怠,如此云云。
只有侍中韋仲之不置一詞,始終堅持著不加班、不拍馬屁,按時上班,定點下班,此時其余幾位宰相出列發聲,只有他手持笏板,面無表情的站在原地,堪稱是三省宰相們中的一股清流。
嬴政對此很滿意。
一樣米養百種人,朝堂之上只有一種聲音,反倒不好。
韋仲之雖然不捧場加班,但自己手頭上的工作的確都是辦好了的,既然如此,嬴政當然也不會趕盡殺絕。
馬上下令從今以后中樞官員俸祿加倍以酬之。
朝臣們“”
e。
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五品往上,能在三省聽令的,都是中樞要臣,誰缺那點兒俸祿啊。
行叭。
有總比沒有好。
感謝陛下百忙之中打賞的仨瓜倆棗。
嬴政從來都不是會停歇下來的人,改半日制為全天制的事情做完,歇都不歇,便對準尚書省發難。
圣人講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話之于皇家,又另有一重先輩對于后嗣的保護意味在。
上了年紀的先代帝王的政令并不都是陳腐無用的,看似冗雜拖沓的行事,或許并不是因為先帝年老昏庸,而是各方利益妥協的結果。
新君年輕氣盛,總想著新朝當有新氣象,要一舉掃除沉疴,有時貿然行動,反倒容易惹火燒身。
故而有時大限將至的天子將“三年無改父道”這句話留給繼任者,并不是為了束縛,而是出于保護的目的。
繼任者還年輕,三年的時間不算什么,等一等,看一看,時間會沉淀許多東西,教會人許多道理。
不過對于嬴政而言